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要点(18)
2012-02-20 08:55:25   来源:   评论:0 点击:

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要点(18)讲述了磺胺类药物分析

  第十一章磺胺类药物分析

  代表药物

  为磺胺嘧啶(SD)和磺胺甲噁唑(SMZ)

\

  磺胺嘧啶(SD)结构

\

  共性:重氮化及重氮化-偶合反应;磺酰胺基上的活泼氢有一定酸性,可与碱成盐或与重金属离子反应。

  第一节磺胺甲噁唑及其制剂的分析

  一、磺胺甲噁唑原料药的分析

  (一)鉴别

  1.与硫酸铜试液的反应:

  SMZ用水和0.4%氢氧化钠溶液溶解,滤过后加硫酸铜试液,即成草绿色沉淀。

  2.红外分光光度法

  3.芳香第一胺的反应即重氮化—偶合反应

  (二)磺胺甲噁唑原料药的含量测定

  含芳伯氨基——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中国药典》用永停滴定法指示终点。

  二、磺胺甲噁唑片的含量测定——亚硝酸钠滴定法

  三、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的分析

  复方制剂:磺胺甲噁唑SMZ400mg和磺胺增效剂甲氧苄啶TMP80mg。TMP结构中含芳伯氨基,干扰亚硝酸钠滴定法。

  (一)鉴别

  1.沉淀反应:TMP的含氮杂环具有弱碱性,可与碘生成棕褐色沉淀。

  2.薄层色谱法:对照品比较法

  3.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鉴别和测定复方制剂含量

  4.芳香第一胺的反应:鉴别复方中的磺胺甲噁唑

  (二)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ODS外标法

  第二节磺胺嘧啶及其制剂的分析

  一、磺胺嘧啶的分析

  (一)磺胺嘧啶原料药的鉴别(项目同SMZ)

  1.与硫酸铜试液的反应生成黄绿色沉淀,放置后变成紫色。

  2.红外光谱法

  3.芳香第一胺的反应

  (二)含量测定:磺胺嘧啶具有芳伯氨基,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磺胺嘧啶及磺胺嘧啶片含量。

第十章 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

  巴比妥类药物多为巴比妥酸的5,5-二取代衍生物,具有丙二酰脲的基本结构。

\

  巴比妥类的代表性药物有苯巴比妥、司可巴比妥钠及硫喷妥钠。

  第一节 苯巴比妥及其制剂的分析

\

  结构特性

  ★共性:弱酸性、易水解、丙二酰脲母核:易与重金属离子(铜、银盐等呈色)

  ★个性:苯环(与亚硝酸钠—硫酸的反应、甲醛-硫酸反应)

  一、苯巴比妥的分析

  (一)鉴别试验

  1.与亚硝酸钠—硫酸的反应:区别苯巴比妥

\

  2.与甲醛-硫酸反应玫瑰红色环,区别苯巴比妥与其他巴比妥类药物。

\

  3.红外光谱法

  4.丙二酰脲类的鉴别反应与重金属离子反应

  收载于《中国药典》的附录中的“一般鉴别试验”。

  包括与银盐的反应和与铜盐的反应。

  (1)银盐反应:在碳酸钠试液中振摇使溶解,加入硝酸银试液生成白色沉淀(二银盐),振摇沉淀即溶解(一银盐);继续滴加硝酸银试液,沉淀不再溶解(二银盐)。巴比妥类药物的一银盐可溶于水,而二银盐不溶。

\

  (2)铜盐反应:在吡啶溶液中与铜吡啶试液作用,生成配位化合物,显紫色(溶液或沉淀)或生成紫色沉淀。

\

★★(二)检查

  《中国药典》规定需检查的特殊杂质“酸度”、“乙醇溶液的澄清度”和“中性或碱性物质”。

  (1)酸度:苯巴比妥供试液中加甲基橙指示剂不得显红色

  控制酸性物质——苯丙二酰脲(副产物)。

  《中国药典》采用指示剂法。

  (2)乙醇溶液的澄清度:苯巴比妥酸杂质

  ★(3)中性或碱性物质:中间体I的副产物2-苯基丁二酰胺、2-苯基丁二酰脲或分解产物。

  检查方法:采用提取重量法。

  ★★(三)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2005年版)采用银量法测定苯巴比妥及其钠盐含量,以电位法指示终点。

  ★滴定溶剂:甲醇+3%无水碳酸钠溶液

  ★摩尔比为1:1。

  ★滴定度T:每1ml硝酸银滴定液相当于23.22mg的苯巴比妥。

  二、苯巴比妥片的分析

  (一)含量均匀度的测定

  苯巴比妥片剂有15mg、30mg和100mg等不同规格,对于小剂量规格制剂(15mg和30mg)《中国药典》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

  (二)溶出度的测定难溶性药物,检查溶出度

  (三)苯巴比妥片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关热词搜索:2011年 执业药师考试 药学专业知识

上一篇: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要点(17)
下一篇: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要点(19)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