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要点(13)
2012-02-20 08:51:06 来源: 评论:0 点击:
第七章 药物杂质检查
第一节 杂质和杂质的限量检查
一、杂质的来源和分类
杂质:是影响药物纯度的物质;为存在于药物中没有疗效(氯化物、硫酸盐)或影响药物的疗效和稳定性(水分),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砷盐、重金属)的微量物质。
★检查杂质、控制纯度的目的:确保用药安全、有效,保证药品质量
★杂质检查收载在药品质量标准的“检查”项下,检查的项目一般按杂质的名称命名
★ 《中国药典》 “杂质检查”项下包括的内容有:杂质检查的项目、检查方法和杂质限量。
检查时应完全按照质量标准的要求进行。
(一)药物中杂质的来源(生产、贮藏)
1.生产过程中引入:
★化学合成药物中:未反应完全的原料、反应的中间体和副产物。
★植物原料经提取分离制得的药物中:与药物的结构、性质类似的物质、所用溶剂的残留。
★药物制剂中:药物的降解产物、溶剂。
如:《中国药典》中盐酸普鲁卡因原料药不检查对氨基苯甲酸,而注射剂则要检查此杂质。
★由制备药物的金属设备可能带来的杂质为:砷盐、重金属(Pb)、铁盐、铜盐、锌盐等。
2. 贮藏过程中产生:
贮藏过程中产生杂质原因为:水解、氧化、分解、异构化、 晶型转变、聚合、潮解和发霉等。
(二)杂质的分类
1.按其来源分: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
★一般杂质:分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检查方法收载于药典附录中)
★特殊杂质:个别药物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引入(检查方法收载在药典该药物的正文项下)
2. 按其结构分:无机杂质和有机杂质。
★ 无机杂质:氯化物、硫酸盐、重金属等。
★ 有机杂质:有机药物中引入的有机原料、中间体、副产物、分解产物、异构体和残留溶剂
3. 按是否有害分:普通杂质和有害杂质
★ ★二、杂质的限量检查(纯度检查)
一般不要求准确测定含量,只检查杂质是否超过限量。
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称杂质限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ppm 或10-6)表示。砷等有毒杂质一般控制限量不超过百万分之十。
杂质限量=(杂质最大允许量/供试品量)×100%
杂质限量=(杂质标准溶液的浓度C× 杂质标准溶液的体积V/供试品量S)×100%
L =(C V )/S
三个参数的单位一定要一致
例1:检查葡萄糖中的重金属。取葡萄糖4.0g,加水23 ml溶解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 3.5)2 ml,依法检查重金属,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问应取标准铅溶液多少毫升(每ml相当于10 μg的Pb)
L=(C V)/ S
则: V =(L S)/ C =5×10-6×4.0/(10×10-6)=2(ml)
P375 例2、例3
例4 葡萄糖中重金属检查方法为:取本品适量,加水23 ml溶解后,加醋酸缓冲溶液( pH 3.5 ) 2 ml,依规定方法检查,与标准铅溶液(每ml相当于10mg Pb)2.0 ml同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如重金属的限量要求为百万分之五,需取本品的量为(g):
A. 1.
B. 2.0
C. 4.0
D. 6.0
E. 8.0
L = C·V / S 则 S = C·V /L =10×10-6×2.0/(5×10-6) = 4.0 (单位g/ml;ml)
例5 对乙酰胺基酚中氯化物的检查:取本品2.0g,加水100ml,加热溶解后,冷却,滤过,取滤液25ml,依法检查,与标准氯化钠溶液5.0ml(每1ml相当于10ug的C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浊度不得更大。问氯化物限量为多少?
第二节 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
《中国药典》在附录中收载了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
一般杂质为在多数药物的生产和贮藏中容易引入的杂质:如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等。 一般杂质的检查几乎都用对照品比较法。
供试品
供试液
对照品
对照液
平行操作
色斑
比较色斑
颜色
比色
浑浊
比浊
杂质最大允许量
1. 氯化物检查法 检查药物中的Cl- 比浊度法
(1)原理
(2)所用试剂:稀硝酸、硝酸银试液、标准氯化钠溶液
加稀硝酸的作用:
①避免弱酸银盐如碳酸银、磷酸银以及氧化银沉淀的形成而干扰检查;
②加速AgCl沉淀的生成并产生较好的乳浊。
(3)所检查的氯化物溶液的最佳浓度范围:50 ml 溶液中含50 ~ 80 g的Cl-。
(4)供试液若不澄清:用不含氯化物的滤纸滤过后检查。
(5)供试液若有色:内消法与外消法 先经调色处理使对照液与供试液颜色一致,再检查
内消色法:《中国药典》附录所规定方法。在供试品溶液中先加AgNO3试液,如混浊,滤过,制成无氯化物杂质又具有相同颜色的澄清溶液,再进一步制成对照溶液。
即除去所检查杂质成分的供试品溶液作对照溶液的溶剂。
外消色法:根据化学性质设计排除干扰的方法。炽灼破坏或加入其他试剂消除药物呈色性或加入有色溶液(稀焦糖溶液或标准比色液)调节颜色。
如高锰酸钾,先加乙醇适量使其还原褪色。
2. 硫酸盐检查法:检查药物中的SO42- 比浊度法
(1)检查适宜浓度:50 ml溶液中含SO42- 0.1~0.5 mg
(2)所需试剂:标准硫酸钾溶液 、氯化钡试液 、稀盐酸
盐酸酸度:50 ml中含稀盐酸2 ml,溶液pH值约1
加稀盐酸目的:防止碳酸钡或磷酸钡等沉淀生成。
(3)溶液不澄清,用盐酸酸性水洗净硫酸盐的滤纸滤过
(4)溶液若有色:内消色法
3. 铁盐检查法( Fe3+; Fe2+ ) 属于比色法
《中国药典》采用硫氰酸盐法(SCN-)检查铁盐
(1)目视比色法检查铁盐杂质时,同置于白色背景上,自上向下观察。
以50 ml溶液中含铁10 ~ 50 mg Fe3+为宜。
(2)检查铁盐所用试剂为:硫氰酸盐(铵)溶液 、稀盐酸、过硫酸铵、标准铁溶液
★硫氰酸盐(铵)作用:显色剂,与Fe3+生成红色[Fe(SCN)6]3-。
★稀盐酸的作用:防止Fe3+水解。
★过硫酸铵[ (NH4)2S2O8]的作用:为氧化剂,氧化Fe2+成Fe3+,同时可防止光线使硫氰酸铁还原或分解褪色。
(3)需加入过量的硫氰酸铵溶液 原因:Fe3+与SCN-的显色反应为可逆反应
(4)供试液管与对照液管色调不一致或呈红色较浅,不便于比较
措施:用正丁醇或异戊醇提取分离。
上一篇: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要点(12)
下一篇: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要点(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