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药剂学
2012-02-16 10:55:16 来源: 评论:0 点击:
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药剂学
药剂学知识是执业药师必备的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药剂学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药剂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常用剂型的特点、处方设计与制备、质量要求与检查。
3.常用辅料的分类及常用品种的性质、特点与应用。
4.新剂型的特点和应用。
5.制剂新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6.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措施。
7.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主要内容。
8.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9.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一、绪论 |
基本要求 | 1.常用术语 | 剂型、制剂及药剂学 | |
2.剂型的重要性与分类 | (1)剂型的重要性 (2)剂型的分类方法及其特点 |
|||
3.药剂学的研究 | 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 |||
二、散剂 和颗粒剂 |
(一)粉体学 | 粉体的性质与应用 | (1)粉体粒子大小、粒度分布及测定方法 (2)粉体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密度、流动性、吸 湿性、润湿性 (3)粉体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
|
(二)散剂 | 1.散剂的特点与分类 | (1)特点 (2)分类 |
||
2.散剂的制备 | (1)物料前处理 (2)粉碎、筛分、混合的目的、意义、方法 |
|||
3.散剂的质量检查与散剂的吸湿性及实例 | (1)质量检查项目及限度要求 (2)散剂的吸湿性及防范措施 (3)散剂的处方分析、制备工艺及操作要点 |
|||
(三)颗粒剂 | 1.颗粒剂的特点与分类 | (1)特点 (2)分类 |
||
2.颗粒剂的制备 | 制备工艺 | |||
3.颗粒剂质量检查 | 质量检查项目及限度要求 | |||
三、片剂 | (一)基本要求 | 片剂的特点、种类及质 量要求 |
(1)特点 (2)种类 (3)质量要求 |
|
(二)片剂的常用辅料 | 填充剂、黏合剂和润湿剂、崩解剂、润滑剂 | (1)作用 (2)常用的品种、缩写、性质、特点和应用 |
||
(三)片剂的制备工艺 | 1.湿法制粒压片 | (1)制粒目的 (2)湿法制粒工艺过程 (3)湿颗粒的干燥 (4)整粒、总混与压片(含片重计算) |
||
2.干法压片 | (1)结晶直接压片和干法制粒压片的方法和适用对象 (2)粉末直接压片的特点及对辅料的要求 |
|||
3.片剂的成型及影响因素 | (1)片剂的成型过程 (2)影响片剂成型的主要因素 |
|||
4.片剂制备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裂片、松片、黏冲、片重差异超限、崩解迟缓、溶出超限、含量均匀度不合格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 |||
(四)包衣 | 1.包衣的目的和种类 | (1)目的 (2)种类 |
||
2.包衣方法 | 常用包衣方法及特点 | |||
3.包衣材料与工序 | (1)常用包衣材料的品种、缩写、性质、特点和应用 (2)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 |
|||
(五)片剂的质量检查及处方设计 | 1.片剂的质量检查 | 质量检查项目及限度要求 | ||
2.片剂的处方设计举例 | 片剂的处方分析、制备工艺及操作要点 | |||
四、胶囊 剂和丸剂 |
(一)胶囊剂 | 1.胶囊剂的特点与分类 | (1)特点 (2)分类 |
|
2.硬胶囊剂的制备 | (1)空胶囊的主要成囊材料与附加剂 (2)空胶囊的规格 (3)物料的处理与填充 |
|||
3.软胶囊剂的制备 | (1)影响软胶囊成型的因素 (2)软胶囊的制备方法 |
|||
4.肠溶胶囊的制备 | 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 | |||
5.质量检查及举例 | (1)质量检查项目及限度要求 (2)胶囊剂的处方分析、制备工艺及操作要点 |
|||
(二)丸剂 | 1.滴丸剂 | (1)特点 (2)常用基质、冷凝剂 (3)制备工艺 |
||
2.小丸 | (1)特点 (2)制备方法 |
|||
五、栓剂 | (一)基本要求 | 栓剂的分类、特点与质量要求 | (1)分类 (2)特点 (3)质量要求 |
|
(二)栓剂基质 | 1.基质的作用与要求 | (1)基质的作用 (2)对理想基质的要求 |
||
2.常用基质与附加剂 | (1)基质的分类 (2)常用基质的性质、特点与应用 (3)常用附加剂的作用 |
|||
(三)栓剂的作用及影响栓剂中药物吸收的因素 | 1.栓剂的作用 | (1)局部作用 (2)全身作用 |
||
2.影响栓剂中药物吸收的因素 | (1)生理因素 (2)药物理化性质 (3)基质和附加剂 |
|||
(四)栓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 1.栓剂的制备 | (1)处方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2)置换价与栓剂基质用量的计算 (3)栓剂的制备方法 (4)栓剂的处方分析、制备工艺及操作要点 |
||
2.质量评价 | 质量检查项目及限度要求 | |||
六、软膏 剂、眼膏 剂和凝胶剂 |
(一)软膏剂 | 1.软膏剂的分类与质量要求 | (1)分类 (2)质量要求 |
|
2.软膏剂的基质 | (1)基质的作用 (2)对理想基质的要求 (3)基质的分类 (4)常用基质的性质、特点和应用 |
|||
3.软膏剂的制备及举例 | (1)制备方法及适用范围 (2)软膏的处方分析、制备工艺及操作要点 |
|||
4.软膏剂的质量评价 | 质量检查项目及限度要求 | |||
(二)眼膏剂与凝胶剂 | 1.眼膏剂 | (1)特点与质量要求 (2)常用基质的品种与应用 (3)制备的注意事项 (4)质量检查项目 |
||
2.凝胶剂 | (1)特点与分类 (2)常用水性凝胶基质的品种、特点与应用 (3)水性凝胶剂的制备方法 (4)凝胶剂的处方分析、制备工艺及操作要点 (5)质量检查项目 |
|||
七、气雾 剂、膜剂 和涂膜剂 |
(一)气雾剂 | 1.气雾剂的特点、分类与质量要求 | (1)特点 (2)分类 (3)质量要求 |
|
2.吸入气雾剂中药物的吸收 | (1)呼吸系统的结构与药物的吸收 (2)影响吸收的因素 |
|||
3.气雾剂的组成 | 抛射剂、药物与附加剂、耐压容器与阀门系统 |
|||
七、气雾 剂、膜剂 和涂膜剂 |
(一)气雾剂 | 4.气雾剂的制备与举例 | (1)处方设计与制备方法 (2)气雾剂的处方分析、制备工艺及操作要点 |
|
5.气雾剂的质量评价 | 主要质量检查项目及限度要求 | |||
6.喷雾剂 | (1)分类、特点及应用范围 (2)质量要求与质量检查项目 |
|||
7.吸人粉雾剂 | 药物粒度要求及其它质量要求 | |||
(二)膜剂与涂膜剂 | 1.膜剂 | (1)膜剂的特点 (2)常用成膜材料的性质、特点与应用 (3)制备方法 (4)膜剂的处方分析、制备工艺及操作要点 (5)质量检查项目及限度要求 |
||
2.涂膜剂 | (1)特点及应用范围 (2)常用成膜材料及一般制备方法 |
|||
八、注射 剂与滴眼剂 |
(八)输液 | 1.输液制备与质量检查 | (1)输液的分类与质量要求 (2)输液瓶、胶塞的质量要求和清洁处理 (3)一般制备过程 (4)输液质量检查项目及限度要求 (5)输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6)葡萄糖输液的处方分析、制备工艺及操作要点 |
|
2.营养输液 | (1)作用与种类 (2)静脉注射脂肪乳剂的质量要求、原料及乳 化剂的选择 |
|||
3.血浆代用液 | 作用与质量要求 | |||
(九)注射用无菌粉末 | 1.注射用无菌粉末的质量要求与分类 | (1)质量要求 (2)分类 |
||
2.注射用冻干制品 | (1)冷冻干燥依据与工艺过程 (2)冷冻干燥过程中常出现的异常现象及处理 方法 |
|||
3.注射用无菌分装产品 | (1)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项目及目的 (2)无菌分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
(十)注射剂新产品的试制 | 1.注射剂类型与注射途径的确定 | (1)固体药物注射剂类型和给药途径的确定 (2)油类药物注射剂类型和给药途径的确定 |
||
2.注射剂的安全性和渗透压的调节 | (1)注射剂的安全性 (2)渗透压的调节方法及计算 (3)注射剂中常用止痛剂 |
|||
(十一)滴眼剂 | 1.滴眼剂的质量要求与药物的吸收途径 | (1)质量要求 (2)药物的吸收途径及影响因素 |
||
2.滴眼剂的附加剂 | 附加剂的种类、作用、常用品种与应用 | |||
3.滴眼剂的制备与举例 | (1)生产工艺 (2)药液的配滤与灌装 (3)滴眼剂的处方分析、制备工艺及操作要点 |
|||
九、液体 制剂 |
(一)基本要求 | 1.液体制剂的特点与质量要求 | (1)特点 (2)质量要求 |
|
2.液体制剂的分类 | (1)按分散系统分类 (2)分散体系中微粒大小与特征 |
|||
(二)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 1.液体制剂的常用溶剂 | (1)常用溶剂的分类 (2)常用品种的性质、特点、应用和用量 |
||
2.液体制剂的防腐 | (1)防腐的重要性和措施 (2)常用防腐剂的性质、特点、应用和用量 |
|||
3.液体制剂的矫味与着色 | (1)矫味剂和着色剂的分类 (2)常用矫味剂和着色剂性质、特点和应用 |
|||
(三)溶液剂、糖浆剂和芳香水剂 | 1.溶液剂 | 制备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 ||
2.糖浆剂 | 特点及制备方法 | |||
3.芳香水剂 | 质量要求 | |||
4.甘油剂 | 特点 | |||
5.醑剂 | 特点 | |||
(四)溶胶剂和高分子溶液剂 | 1.溶胶剂 | 溶胶的构造、性质及制备方法 | ||
2.高分子溶液 | 高分子溶液的性质及制备方法 | |||
(五)表面活性剂 | 1.表面活性剂的特点、种类及生物学性质 | (1)结构特点 (2)种类与特性 (3)生物学性质 |
||
2.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 增溶、乳化、润湿、起泡与消泡、去污、消毒和杀菌 | |||
(六)乳剂 | 1.乳剂的特点与分类 | (1)特点 (2)分类 |
||
2.乳化剂 | (1)乳化剂的基本要求及选择原则 (2)乳化剂的种类 (3)常用品种的性质、特点和应用 |
|||
3.乳剂的形成条件及制备 | (1)形成条件 (2)制备方法 |
|||
4.乳剂的变化 | 分层、絮凝、转相、合并与破裂 | |||
5.质量评价 | 质量检查项目 | |||
(七)混悬剂 | 1.混悬剂的质量要求及形成条件. | (1)质量要求 (2)制成混悬剂的条件 |
||
2.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与稳定剂 | (1)物理稳定性 (2)常用稳定剂的性质、特点和应用 |
|||
3.混悬剂的制备 | 制备方法 | |||
4.质量评价 | 质量检查项目 | |||
(八)其他液体制剂 | 1.内服制剂 | 合剂 | ||
2.外用制剂 | 洗剂、搽剂、滴耳剂、滴鼻剂、含漱剂、滴牙剂、灌肠剂、灌洗剂、涂剂 | |||
十、药 物制剂 的稳定性 |
(一)基本要求 | 1.稳定性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稳定性研究的意义 (2)化学稳定性和物理稳定性 |
|
2.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 | 水解、氧化、异构化、聚合、脱羧等 | |||
(二)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 | 1.处方因素及稳定化方法 | βH值、广义酸碱催化、溶剂、离子强度、表面活 性剂、处方中辅料等影响因素及对策 |
||
2.环境因素及稳定化方法 | 温度、光线、空气(氧)、金属离子、湿度和水分、 包装材料等影响因素及对策 |
|||
3.药物制剂稳定化的其它方法 | 改进剂型与生产工艺、制成稳定的衍生物、加入 干燥剂及改善包装 |
|||
(三)固体药物制 剂的稳定性 |
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 (1)特点 (2)影响因素 |
||
(四)药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 1.影响因素试验 | 高温试验、高湿度试验及强光照射试验 | ||
2.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 | 温度、湿度、时间的要求 | |||
3.经典恒温法 | 半衰期t1/2小有效期t0.9的计算 | |||
十一、微 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 |
(一)微型胶囊 | 1.微囊技术 | 特点 | |
2.常用囊材 | 分类及常用品种的特点、性质及应用 | |||
3.微囊化方法 | (1)微囊化方法分类 (2)单凝聚法、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
4.微囊中药物的释放 | (1)释放机制 (2)影响释放的因素 |
|||
5.质量评价 | 主要评价内容 | |||
(二)包合物 | 1.包合技术 | 特点 | ||
2.包合材料 | (1)环糊精的分类、结构特点、性质及应用 (2)环糊精衍生物的分类、结构特点、性质、常 用品种及应用 |
|||
3.包合方法 | 常用方法及操作要点 | |||
4.包合物的验证 | 验证方法 | |||
(三)固体分散物 | 1.固体分散物的分类、特点及释药 | (1)分类 (2)特点 (3)固体分散物的速释与缓释 |
||
2.载体材料 | 分类及常用品种的性质、特点与应用 | |||
3.制备方法 | 常用方法及适用范围 | |||
4.固体分散物的验证 | 验证方法 | |||
十二、缓释、控释制剂 | (一)基本要求 | 1.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 | (1)缓释制剂的特点 (2)控释制剂的特点 |
|
2.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处方设计 | (1)影响口服缓释、控释制剂设计的因素 (2)缓释、控释制剂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
分享到: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