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和大关节脱位练习题
2012-02-16 10:33:52 来源: 评论:0 点击:
双击答案栏的空白处即可查看答案
问题
选项
答案
1.骨骺分离,是属于
A 先天性发育不良
B 骨折
C 关节脱位
D 骨肿瘤
E 骨髓炎的一种类型
B
2.根据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可把骨折分为
A 外伤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
B 压缩性骨折和横行骨折
C 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
D 完全性骨折和不完全性骨折
E 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
E
3.下列哪项骨折,为稳定性骨折
A 单一桡骨干的斜骨折
B 股骨干的横骨折
C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D 尺,桡骨双骨的青枝骨折
E 股骨颈骨折内收型
D
4.压缩性骨折,最常发生于
A 肱骨头
B 股骨头
C 椎体
D 腕舟状骨
E 足舟状骨
C
5.最容易引起骨折不连接的移位,是
A 成角移位
B 侧方移位
C 分离移位
D 旋转移位
E 嵌插移位
C
6.骨折的专有体征,是
A 疼痛
B 功能障碍
C 反常活动
D 肿胀
E 瘀斑
C
7.右下肢被机动车压伤,具备下列哪项可诊断为骨折
A 局部高度肿胀
B 压痛明显
C 下肢不能自主活动
D 骨摩擦音
E 明显跛行
D
8.骨折临床愈合后,骨痂的改造塑形,决定于
A 外固定的牢固性
B 肢体活动和负重所形成的应力
C 局部血液供应情况
D 骨痂的多少
E 是否配合治疗
B
9.关于骨折的愈合,下列哪项不正确
A 多次手法复位,不利于骨折愈合
B 手术比手法复位,更能增加愈合机会
C 骨牵引过度可造成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D 内固定和外固定不充分不利愈合
E 适当功能练习有利于愈合
B
10.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多见于
A 肱骨髁上骨折
B 桡骨骨折
C 尺骨骨折
D 尺,桡骨双折
E C olles骨折
A
11.骨筋膜室综合征,最主要的治疗措施
A 给予血管舒张剂,消除血管痉挛
B 抬高患肢,以利消肿
C 被动按摩,以利消肿
D 做臂位麻醉,解除血管痉挛
E 解除包扎,固定物,经观察不见好转,切开筋膜减压
E
12.股骨闭合性骨折后,体温可能出现的情况
A 上午正常,下午高热
B 通常不超过38℃
C 时高时低不规则
D 常在38.5℃以上
E 一般低于正常
B
13.骨折后最易发生骨缺血性坏死的部位,是
A 股骨头
B 肱骨头
C 桡骨远端
D 锁骨远端
E 胫骨内髁
A
14.治疗骨折不可轻易切开复位内固定,最主要的原因
A 易损伤大血管,引起肢体坏死
B 损伤神经,引起肢体瘫痪
C 术中发生意外
D 影响骨折血运,导致迟延愈合或不愈合
E 手术后发生感染,形成骨髓炎
D
15.股骨干骨转移瘤合并病理性骨折时,为减轻骨折的症状,应采用
A 皮牵引
B 患肢抬高,置下肢外展屈曲位
C 髓内针固定
D 石膏外固定
E 夹板固定
C
16.50岁男性,外伤后致胫腓骨中下1.3开放性骨折,经治疗,3个月后X线片复查见,骨折略有移位,骨折线清晰,你认为影响骨折愈合的最主要的原因
A 年龄较大
B 骨折段血液供血不足
C 伤口有感染
D 周围软组织挫伤严重
E 骨折复位不良
B
17.一名前臂骨折患者,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5小时,感觉剧痛,手指麻木,肿胀,活动不灵,其主要原因是
A 神经损伤
B 神经受压和静脉受压
C 动脉受压和静脉受压
D 静脉受压
E 动脉损伤
C
18.右前臂尺桡骨开放性骨折,清创复位,石膏外固定后36小时,患者高热,脉快,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伤口剧痛,有大量恶臭渗出液,X线片显示皮下有气体,触诊有握雪感,应首先考虑
A 血肿吸收
B 组织坏死
C 伤口严重化脓感染
D 气性坏疽
E 骨筋膜室综合征
D
19.40岁男性,一年前因胫腓骨骨折,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现检查见骨折处有反常活动,X线显示胫骨上下端髓腔被硬化骨封闭,骨折端有3mm间隙,并向后成角15°,其治疗应采用
A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
B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C 切开复位,内固定外固定
D 切开复位,外固定
E 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加外固定
E
20.45岁男性,车祸3小时入院,诊断。骨盆骨折,左股骨干骨折及左胫骨开放性骨折,首先应密切观察的,是哪种并发症
A 休克
B 泌尿系统感染
C 创口感染
D 疼痛
E 坠积性肺炎
A
21.26岁女性,3小时前摔伤左前臂,来院检查发现前臂肿胀,瘀斑,剧痛,并有短缩成角畸形,诊断首先考虑
A 前臂软组织挫伤
B 尺神经损伤
C 尺桡骨双折
D 桡骨骨折
E 尺骨骨折
C
22.运动员百米赛跑途中突然闻及左膝撕裂声,然后倒地,查体左膝不能主动伸,X线片显示髌骨中断段折,考虑造成骨折的原因是
A 直接暴力
B 间接暴力
C 病理性骨折
D 肌肉拉力
E 积累性劳损
D
23.外伤致肱骨中下1.3骨折合并垂腕垂指畸形2天,该患最适合哪项治疗
A 复位后夹板固定
B 复位后,石膏固定
C 牵引治疗
D 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E 手法复位后,夹板或石膏固定,
观察2~3月,伸腕伸指不见恢复,再手术治疗
E
24.男性,28岁。外伤致肱骨中下1.3骨折,伴有桡神经损伤,临床上除骨折体征外,还可出现的体征是
A 手指不能靠拢
B 伸指,伸腕功能丧失
C 屈指,屈腕功能丧失
D 屈指伸指功能丧失
E 伸腕功能存在,伸指功能丧失
B
25.男性40岁,八个月前外伤致肱骨干骨折,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来院检查肱骨干骨折部位有反常活动,X线片示骨折线存在,断端有0.3cm的间隙,断端骨髓腔,已封闭硬化,此时应选择哪种治疗
A 继续夹板固定
B 手术切除硬化骨,钢板固定,植骨,加牢固的外固定
C 改为石膏外固定
D 改为牵引固定
E 手术切除硬化骨,钢板固定加牢固的外固定
B
26.65岁女性,跌倒后右手掌着地,腕部疼痛,肿胀,压痛,无反常活动,但餐叉状畸形明显,该患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右腕关节脱位
B 右舟状骨骨折
C 右腕C olles(科雷)骨折
D 尺骨茎突骨折
E 右腕关节挫伤
C
27.男性青年,因车祸致胫腓骨中上1/3处开放性粉碎性骨折,行彻底清创术,摘除所有的粉碎的骨片,术后行牵引治疗8个月后,骨折仍未愈合,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 骨折处血液供应差
B 伤肢固定不确切
C 清创时摘除了过多的碎骨片
D 功能锻炼不够
E 未做内固定
C
28.青年男性,骑自行车跌倒,左小腿下1/3腓侧有压痛,局部肿胀,可闻骨擦音,该患步行到医院,其诊断最大可能是
A 腓骨闭合性骨折
B 胫腓骨闭合性双折
C 胫骨骨折
D 左小腿软组织损伤
E 左小腿下1/3软组织挫伤
A
29.男性,70岁。下楼时不慎摔伤右髋部,查体右下肢短缩。外旋50°畸形,右髋肿胀不明显,但有叩痛。该患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右髋后脱位
B 右髋前脱位
C 右股骨颈骨折
D 右粗隆间骨折
E 右髋软组织损伤
C
30.男性,70岁。下楼时不慎摔伤右髋部,查体右下肢短缩。外旋50°畸形,右髋肿胀不明显,但有叩痛。为证实诊断首先需要的检查,是
A 普遍X线片
B C T检查
C MRF检查
D 核骨扫描
E 关节造影
A
31.男性,70岁。下楼时不慎摔伤右髋部,查体右下肢短缩。外旋50°畸形,右髋肿胀不明显,但有叩痛。该患最易发生的并发症,是
A 脂肪检查
B 坐骨神经损伤
C 髋内翻畸形
D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E 髋关节周围创伤性骨化
D
32.30岁女性,半小时前从高处坠下,右股骨下端肿痛,腹部疼痛,查体:神智淡漠,股骨下端有成角畸形。该患应首先检查哪项
A 右股骨下端有无反常活动
B 右股骨下端有无骨擦音
C 生命体征的检查
D 诊断性腹腔穿刺
E 检查有无足背动脉搏动
C
33.30岁女性,半小时前从高处坠下,右股骨下端肿痛,腹部疼痛,查体:神智淡漠,股骨下端有成角畸形。该患最后诊断为右股骨下1.3斜折,骨盆坐骨支及耻骨支骨折,3天后患者腹部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平衡,但出现右足背动脉搏动弱,足发凉,色苍白,此时应采了哪种治疗
A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B 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探查血管
C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
D 探查血管后,石膏外固定
E 继续观察
B
34.骨折近折段外展,外旋屈曲移位
A 股骨颈骨折
B 股骨粗隆间骨折
C 股骨上1/3骨折
D 股骨上中段骨折
E 股骨髁上骨折
C
35.远折段向后倾斜移位
A 股骨颈骨折
B 股骨粗隆间骨折
C 股骨上1/3骨折
D 股骨上中段骨折
E 股骨髁上骨折
E
36.下肢短缩,外展,极度外旋位
A 股骨颈骨折
B 股骨粗隆间骨折
C 股骨上1/3骨折
D 股骨上中段骨折
E 股骨髁上骨折
B
37.75岁老人,跌倒手掌着地,致桡骨下端骨折
A 切开复位内固定
B 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
C 悬吊牵引
D 骨牵引
E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E
38.2岁小儿外伤致股骨干骨折
A 切开复位内固定
B 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
C 悬吊牵引
D 骨牵引
E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C
39.肩部外伤致锁骨骨折患者,检查时发现,肩外展,伸肘,屈肘功能及腕,手的功能完全丧失,并有感觉障碍,此患应选择哪种治疗
A 早期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同时探查臂丛神经
B 手法复位,横8字绷带固定
C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D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
E 牵引复位
A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