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三)
2012-02-15 11:28:34 来源: 评论:0 点击:
第五章中药的配伍
一、选择题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相须、相使配伍可产生:
A.协同作用,增进疗效
B.拮抗作用,降低疗效
C.减毒作用
D.毒副作用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答案分析:相须就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相使就是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主药的功效。相须、相使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能提高药效,是临床常用的配伍方法,故答案应选A.
2.黄芪与茯苓配伍,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功效,这种配伍关系属于:
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杀
E.相恶
答案:B
答案分析:黄芪配茯苓治脾虚水肿,黄芪为健脾益气、利尿消肿的主药,茯苓淡渗利湿,可增强黄芪益气利尿的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相使,故答案应选B.
3.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这种配伍关系属于:
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杀
E.相恶
答案:E
答案分析:相恶是指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一种药物的功效,故答案应选E.
4.两种药物配伍能产生剧烈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
A.相须
B.相使
C.相反
D.相杀
E.相恶
答案:C
答案分析:相反是指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故答案应选C.
5.人参配莱菔子,莱菔子能消弱人参的补气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
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恶
E.相杀
答案:D
答案分析:人参恶莱菔子,是指人参与莱菔子配伍同用,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相恶,故答案应选D.
(二)B型题(A、B、C、D、E是其下面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杀
E.相恶
1.麻黄与桂枝配伍属于:
2.生姜与半夏配伍属于:
答案:1.A2.D
答案分析:麻黄和桂枝配伍同用,可以增强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功效,这种配伍关系属于相须,故第1题答案应选A;生姜与半夏配伍同用,生姜可以抑制半夏的毒副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相杀,故第2题答案应选D.
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反
E.相恶
3.全蝎与蜈蚣配伍属于:
4.枸杞子与菊花配伍属于:
答案:3.A4.B
答案分析:全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平肝息风、止痉定搐的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相须,故第3题答案应选A;枸杞子配菊花治目暗昏花,枸杞子为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主药,菊花清肝泻火,兼能益阴明目,可以增强枸杞的补虚明目的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相使,故第4题答案应选B.
(三)C型题(由一组备选答案与两个问题组形成的题干。如这道题只与答案A有关,则答案选择A.只与B有关,则答案选择B.与AB都有关,则答案选择C.如与AB都无关,则答案选择D.)
A.相须
B.相使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
1.临床应用时应充分利用的配伍关系是:
2.临床应用时应避免应用的配伍关系是:
答案:1.C2.D
答案分析:相须、相使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能提高药效,临床应充分应用,故第1题答案应选C;相恶和相反是临床应用时应避免应用的配伍关系,故第2题答案应选D.
A.相恶
B.相使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
3.表示减效的配伍关系是:
4.表示增效的配伍关系是:
答案:1.A2.B
答案分析:相恶,即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起到减效作用,故第3题答案应选A;相使,即两药合用,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起到增效作用,故第4题答案应选B.
(四)X型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案。正确答案为2-5个,必须将其全部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
1.中药配伍的目的是:
A.增强疗效
B.减轻毒性
C.扩大治疗范围
D.适应复杂病情
E.改变药物的味
答案:ABCD
答案分析:中药配伍应用能适应复杂病情,增强疗效,减轻毒性,扩大治疗范围,但不能改变药物的味,故答案应选ABCD.
2.使用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应考虑的配伍方法是:
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杀
E.相反
答案:CD
答案分析:相畏、相杀可以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以确保用药安全,是使用毒副作用较强药物的配伍方法,也可用于有毒中药的炮制及中毒解救,故答案应选CD.
3.属于相杀的配伍关系是:
A.金钱草与雷公藤
B.绿豆与巴豆
C.生姜与黄芩
D.黄连与木香
E.麝香与杏仁
答案:ABE
上一篇:中药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四)
下一篇:中药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