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基础知识测试题
2012-02-10 10:17:37   来源:   评论:0 点击:

综合基础知识测试题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市公安局与××工商局联合行文禁止非法传销活动,应使用公告。x
2. 在我国,各级机关组织对重大事项都可以发布命令。 x
3. 试行本也是公文的正本。
4. 在特殊情况下,下级机关可以越级请示。
5. 公文印制单位在校对过程中,如果发现文稿有错漏或疑问之处应及时加以改正。
6. 公文写作是撰写人代机关立言,是体现机关领导意图的写作活动。因此,公文写作不是创造性劳动。
7. 《××企业是怎样改革经营运行机制》是一篇调查报告,其标题是公文式。x
8. 海报讲求形式美和装饰美。
9. 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
10.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面临的诸大中心问题之一( )
11. 风能也是新能源的一种。( ) x
12. 材料是一切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 )
13. 生态平衡是一种绝对平衡。( ) x
14. 在热力学中,绝对零度可以达到。( ) x
15. 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把社会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结合起来。( )
16. 市场机制通过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信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完全垄断
17. 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在功能和作用上二者是不一致的。( ) x
18. 为了提高办事效率、行政处罚的程序一般采取简易程序。( ) x
19. 行政立法是抽象行政行为。( )
20. 我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c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d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法国启蒙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d )
A.世界革命的影响           B.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
C.它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D.它能适应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4.哲学上的二元论的错误在于否认( a )
A.世界的统一性            B.世界的运动变化
C.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D.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属于( b )
A.高级和低级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简单和复杂的关系

6.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 c )
A.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B.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D.20世纪前中期中国政局的变动

7.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 d )
A.人民战争思想的形成                       B.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提出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产生 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论述

8.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b )
A.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D.土地革命、党的建设、统一战线

9、江南公司货运船被当地政府征用截流洪水而损坏。为此,该公司可以申请( c )
A、行政赔偿 B、司法赔偿 C、行政补偿 D、民事补偿

10、行政诉讼所要解决的纠纷一般发生在( c )
A、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之间               B、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
C、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 D、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与职工之间

11、可持续发展理论深刻揭示复杂系统的运行机制,这个复杂系统之一是( a )
A、自然系统 B、生产系统 C、经营系统 D、技术系统

12、三大工程材料之一是( c)
A、铜 B、陶瓷 C、铁 D、水泥

13、企业行为能力的基础是( c )
A、企业创新能力 B、企业研发能力 C、企业法人财产 D、企业管理能力

14、行政案件经过行政复议,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诉讼的被告是( a )
A、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B、复议机关
C、复议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     D、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

15、对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被告是( b )
A、被委托的组织               B、委托的行政机关
C、委托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机关 D、委托的行政机关和被委托的组织

16、行政诉讼的被告提交答辩状的时限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 c )
A、5日内 B、7日内 C、10日内 D、l5日内

17、国土资源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 a )
A、综合国力 B、军事实力 C、科技实力 D、经济潜力

18、我国现有( a )个民族。
A、56 B、65 C、55 D、66

19、市场经济运行的动力是( a )
A、企业对利润的追求 B、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C、市场的自发调节 D、价值规律的作用

20、经济正常运行和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 a )
A、宏观调控 B、物价稳定 C、经济结构优化 D、经济增长

21、我国的政策性银行是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品银行和( d )
A、人民银行 B、建设银行 C、商业银行 D、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22、根据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是指( b )
A、自治区、自治县          B、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C、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  D、自治州、自治县

23、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是( d )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人民代表大会

24、根据《行政处罚法》之规定,可以当场处罚的是( a )
A、张某违章超车罚款50元
B、东方纯水公司生产纯净水冒充"娃哈哈",被罚款20000元。
C、某酒店消防设施不合格,公安局责令其停业整顿、限期整改。
D、某运输管理所对赵某拖欠税费行为罚款100元。

25、按阅读范围可将公文分为( a )
A、对外公开件、限国内公开件、内部使用件 B、密、机密和秘密文件
C、公务文书和私人文书                   D、平件、急件和特急件。

26、党委各部门应向本级党委请示问题,也可(a )向上级党委主管部门请示重大问题。
A、在本级党委同意或授权后,越过本级党委 B、根据需要,越过本级党委
C、在抄送本级党委的同时,越过本级党委   D、不经过本级党委同意或授权,越过本级党委

27、中共某市委号召全市党员向英雄"××"学习,应向(d )行文。
A、全市各行政机关 B、全市各区县政府 C、市政府各部委办 D、下级党的机关

28、根据行文规则,对不符合行文规则的上报公文,上级机关的秘书部门(a )退回下级呈报机关。
A、有权 B、无权 C、经请示本级机关领导后才能 D、不能

29、收文办理中的"批办"指的是( c )。
A、机关或部门领导人对文件予以签发
B、由职能部门或有关工作人员具体承接办理公文内容所涉事务和问题
C、由职能部门或有关工作人员草拟意见后送机关或部门领导人审批
D、机关或部门领导人对来文提出决断性的处置原则和方法

30、一份公文如果标注主题词,其主题词的数量( b )
A、至少3个,最多不超过10个 B、至少2个,最多不超过5个
C、至少一个,最多不超过5个 D、至少1个,最多不超过7个

31、"1996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是一篇决议,通过的时间和会议名称应写在( a )
A、标题下方并加圆括号 B、正文开头缘由处 C、正文结尾处 D、落款处

32、标题《××关于申办专项控制商品准购证的报告》,错误是(d )
A、发文事由概括不当 B、发文事由表意不准确 C、发文事由概括不简洁 D、文种使用不当

33、公文格式是指( c )
A、公文的语法规范 B、公文的整体格局和标印形式 C、公文的行文规则 D、公文的行文制度

34、公文标题一般由(a )组成。
A、发文机关名称+发文事由(公文主旨)+文种名称
B、"大版头"+发文事由+文种名称
C、主送机关名称+发文事由(公文主旨)+文种名称
D、抄送机关名称+发文事由(公文主旨)+文种名称

35、公文中的数字应当使用何种文字书写是有严格的规定的,下列写法中错误的是( d )
A、一方面 B、不管三七二十一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11届3中全会

36、总结有助于培养人的正确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共同提高( a )
A、理论水平 B、分析能力 C、写作能力 D、认识水平

37、( a )是各级党政机关和单位团体日常使用的一种事务文书。
A、报告 B、广告 C、合同 D、调查报告

38、各级党代会议的工作报告、开幕词和祝词等,是( d )会议讲话稿。
A、活泼式 B、陈述式 C、灵活式 D、规范式

39、写作述职报告,要( a ),处理好成绩与问题的关系。
A、实事求是 B、真实可信 C、具体明确 D、生动形象

40、( d )是单位或个人需要公开告知、说明某事,或希望大家协助办理某项事情时使用的文书。
A、海报 B、公告 C、布告 D、启事

41、以下行为属于行政强制执行的是( c )
A、罚款 B、滞纳金 C、责令停产停业 D、没收非法所得

42、甲盗窃丙的电视机,被判刑一年,此案中丙的电视机是(c )
A、犯罪客体 B、犯罪对象 C、犯罪主体 D、犯罪工具

43、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犯( c )应当负刑事责任。
A、贩毒 B、诈骗 C、抢夺 D、盗窃

44、只适用于民事诉讼而不适用于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原则或制度是( b )
A、两审终审制度 B、调解原则 C、公开审判制度 D、回避制度

45、有期徒刑的期限为( b )
A、1个月以上15年以下 B、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C、6个月以上20年以下 D、3个月以上20年以下

46、当作者与主要受文者存在不相隶属关系时,只能选取( b )。
A、上行文 B、平行文 C、下行文 D、公布性文件

47、在我国,有关法定继承人的顺序,错误的说法是( d )。
A、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
B、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可作为第一顺序人
C、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D、前一顺序排斥后一顺序,同一顺序的继承人间也有先后次序之分

48、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b )。
A、客观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49、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指的是( a )。
A、权利的平等性 B、权利的广泛性
C、权利的真实性 D、权利的平衡性

50、下列不属于物质鼓励的是( d )。
A、奖金 B、奖品 C、工资晋级 D、加班费用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财政政策包括( ad )
A、税收政策 B、财政收入政策 C、分配政策 D、财政支出政策

2、市场机制是( a b d )在市场运行中发挥作用的具体形式。
A、价值规律 B、供求规律 C、垄断规律 D、竞争规律

3.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be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
E.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的成分

4.以下选项中正确表达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内容的有,时间和空间( bcde )
A.是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
B.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D.是不可分割的
E.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5.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为(abcde )
A.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B.它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
C.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D.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E.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6.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abd )
A.2005年11月松花江水污染造成哈尔滨市供水危机
B.植被的破坏造成沙尘暴频发
C.彗星的出现造成地球上爆发战争
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造成大气污染
E.对森林的大量砍伐使生物物种减少

相关热词搜索:综合基础知识

上一篇:公共基础知识预测试卷及答案(2)
下一篇:法律知识习题一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