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强化训练
2012-02-10 10:10:37 来源: 评论:0 点击:
1.甲、乙为劫取财物将在河边散步的丙杀死,当场取得丙随身携带的现金2000余元。甲、乙随后从丙携带的名片上得知丙是某公司总经理。两人经谋划 后,按名片上的电话给丙的妻子丁打电话,声称丙已被绑架,丁必须于次日中午12点将10万元现金放在某处,否则杀害丙。丁立即报警,甲、乙被抓获。关于本 案的处理,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抢劫罪和绑架罪并罚
B.以故意杀人罪、盗窃罪和绑架罪并罚
C.以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并罚
D.以故意杀人罪、侵占罪和敲诈勒索罪并罚
2.甲、乙在火车上相识,甲怕自己到站时未醒,请求乙在A站唤醒自己下车,乙欣然同意。火车到达A站时,甲沉睡,乙也未醒。甲未能在A站及时下车,为此支出了额外费用。甲要求乙赔偿损失。对此,应如何处理?()
A.由乙承担违约责任
B.由乙承担侵权责任
C.由乙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D.由甲自己承担损失
3.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觉,意图奸淫,便扑在乙身上强脱其衣。乙惊醒后大声喝问,甲发现乙是男人,慌忙逃跑被抓获。甲的行为()。
A.属于强奸预备
B.属于强奸未遂
C.属于强奸中止
D.不构成强奸罪
4.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下列哪一行为人民法院需征得原告同意才能实施?()
A.允许被告改变具体行政行为
B.通知第三人参加诉讼
C.追加被告
D.决定合并审理
5.依据行政诉讼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一证据材料在原告不能自行收集,但能够提供确切线索时,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取?()
A.涉及公共利益的证据材料
B.涉及个人隐私的证据材料
C.涉及中止诉讼事项的证据材料
D.涉及回避事项的证据材料
6.关于宪法规范的特性,下列哪一项表述不成立?()
A.根本性 B.原则性 C.无制裁性 D.相对稳定性
7. 某建筑工程队低价招用20名学徒工,合同中规定他们每天必须从事高空作业或繁重搬运工作,否则不能结算当月工资。用工当月,工程队因违反安全施工规定造成 事故,致使学徒工多人伤亡。有关部门经调查发现这些学徒工均是不满15周岁的边远地区农民子弟。对此,劳动行政部门拟采取的下列哪一项措施不符合法律规 定?()
A.责令雇主解除劳动合同,遣返这批学徒工
B.责令雇主承担遣返费用,并给予经济补偿
C.收缴雇主在非法用工期间的经营所得
D.告知事故受害者及其家属向雇主索赔的权利,并协助他们向雇主索赔
8.甲经贸公司租赁乙大型商场柜台代销丙厂名牌床罩。为提高销售额,甲公司采取了多种促销措施,下列措施哪一项违反了法律规定?()
A.在摊位广告牌上标明“厂家直销”
B.在商场显著位置摆放该产品所获的各种奖牌
C.开展“微利销售”,实行买一送一或者买100元返券50元
D.对顾客一周之内来退货“不问理由一概退换”
9.一方委托他方从事研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在协议未作约定时,其专利申请权归()享有。
A.委托方 B.双方共同 C.受委托方 D.专利主管机关指定的人
10.部委规章可以创设行政处罚的范围是下列哪个选项?()
A.警告、罚款与没收财产
B.警告与一定数额的罚款
C.限制人身自由、吊销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D.警告与罚金
11.赵某将孙某殴打致轻微伤,孙某要求某县公安局对赵某进行治安管理处罚,某县公安局却不予答复。对于公安局不予答复行为,下列理解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孙某有权提起行政诉讼,因为他属于《行政诉讼法解释》第十三条第三款“要求主管行政机关依法追究加害人的法律责任”
B.县公安局对孙某未作任何行为,因此孙某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C.这种不作为的行政行为并不是具体行政行为,由它引起的争议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D.县公安局不予答复的行为属尚未完结的行为,对孙某尚未产生实际影响,因而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12.甲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乙为甲个人债务的债权人,当甲的个人财产不足以清偿乙的债务时,根据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乙可以行使的权利是()。
A.以对甲的债权抵销其对合伙企业的债务
B.代位行使甲在合伙企业中的权利
C.依法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甲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
D.自行接管甲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
13.甲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在死缓考验期内,越狱并偷开一辆汽车跑,警察乙发现后驾车紧追,不得已朝甲开枪射击。甲中弹受伤,致汽车失控而撞死丙。对此案应如何处理?()
A.乙对甲的受伤结果负刑事责任 B.对于甲应当核准执行死刑
C.乙对丙的死亡结果负刑事责任 D.甲对丙的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
14.新录用的公务员的试用期为()。
A.1年 B.2年 C.3个月 D.6个月
15.下列行为中,属于代理行为的是()。
A.公司经理以公司名义对外签约的行为
B.甲代替乙招待乙的朋友的行为
C.传达室孙大爷将甲寄给乙的信送给乙的行为
D.公司的售票员向旅客卖票的行为
16.根据有关规定,对于可撤销民事行为,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间内行使撤销权,该行为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可行使撤销权的法定期间是()。
A.3年 B.1年 C.2年 D.5年
17.甲某遭到乙某等三人的无端殴打,并被乙某用刮刀刺伤。甲某急忙夺路逃跑,此时,乙某等人高呼:“抓小偷!”。路人丙某不明真相,上前抓住甲某。甲某一时难以挣脱,不得已刺伤丙某,得以脱身。事后查明,甲某被乙某刺成重伤,甲某给丙某造成轻微伤害。则甲某的行为()。
A.属于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
B.属于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
C.属于假想防卫,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D.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18.下列哪一项属于行政行为?()
A.某县卫生局购买办公用品
B.某县民政局起诉建筑公司违法的行为
C.某县民政局越权处罚违约的建筑公司的行为
D.某县民政局依建筑合同奖励建筑公司的行为
19.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一般应为()。
A.1人至2人 B.2人以上 C.3人以上单数 D.5人以上单数
20.某县政府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由县法制办批示所属安全生产局在某矿区设立煤炭检查站,对过往运煤车辆进行检查,并委托其行使处罚权,则该检查站应当以谁的名义行使处罚权?()
A.县安全生产局 B.县人民政府
C.县政府法制办 D.矿区煤炭检查站
21.标的物在订立合同之前已为买受人占有,合同生效的时间为()。
A.交付时 B.合同的约定时间 C.订立合同时 D.签字盖章时
22.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国务院的授权,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监督管理的对象为()。
A.中央企业的所有国有资产
B.中央企业的国有资产,但金融类企业除外
C.国有独资公司的资产
D.各类企业中的国有资产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为劫取财物而杀死被害人的,按照抢劫罪(属于抢劫致人死亡)从事处罚。以编造威胁亲属生命的方式勒索财物,实际并未实施绑架,只是利用了被害人丁 对于丈夫安危的担忧侵犯他人财产权的,构成敲诈勒索罪。甲、乙两人在抢劫完成后,又实施敲诈勒索行为,构成两罪,应该并罚。故正确答案是C。
2.D 【解析】本案中的情形属于民法上的好意施惠关系,并非法律的调整范围,而是一个日常生活的人情伦理问题。好意施惠的行为人没有引起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的意思 表示,不具备意思表示就不能称其为民事法律行为,因此不产生民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必承担民事责任。好意施惠关系旨在区分法律调整与非法律调整的范畴。 故正确答案是D。
3.B【解析】甲以强奸妇女的故意对乙实施暴力,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构成未遂。由于强奸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女子,误将男子当作女子实施奸淫的,无法侵犯刑法所保护的女子的性自由,只能构成强奸未遂,属于不能犯未遂中的对象不能犯未遂。故正确答案是B。
4.C 【解析】《行诉解释》第二十三条规定:“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变更被告,原告不同意变更的,裁定驳回起诉。应当追加被告而原告不 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可见,追加被告应当经过原告同意,而通知第三人参加诉讼并不需要原告的同意;在应当追加被告而 原告不同意追加的情形下,人民法院往往采用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的方式作为变通,以保证案件的顺利进行。故正确答案是C。
5.B 【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三条:“原告或者第三人不能自行收集,但能够提供确切线索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取下列 证据材料:(一)由国家有关部门保存而须由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材料;(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证据材料;(三)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 的其他证据材料。人民法院不得为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调取被告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收集的证据。”故正确答案是B。
6.C【解析】宪法规范的特性主要有(1)根本性;(2)最高权威性;(3)原则性;(4)纲领性;(5)相对稳定性。C项不属于宪法规范的特征,故正确答案是C。
7.C【解析】《劳动法》第九十四条明确列举了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情况下,劳动行政部门可以作出的行政处罚即“罚款”和“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等,而“收缴雇主非法用工期间的经营所得”不在此列,故正确答案是C。
8.A【解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明确规定了消费者享有对其所接受的服务、所购买的商品相关情况的知情权。所以在促销过程中,将代销说成是直销,向消费者隐瞒有关商品的真实情况,构成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侵犯,因此A项应属违法,故正确答案是A。
9.C【解析】委托发明是根据委托合同的约定完成的发明创造。《合同法》第三百三十九条规定,委托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研究开发人(即受委托方)。研究开发人取得专利权的,委托人可以免费实施该专利。故正确答案是C。
10.B 【解析】罚金与没收财产都是刑罚方法,排除A项、D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由法律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 处罚。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国务院部、委员会规定的规章可以设定警告或一定数额罚款的行为处罚。故正确答案是B。
11.A【解析】行政机关不履行职责构成行政不作为可以引起行政诉讼,根据《行政诉讼法解释》第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要求主管行政机关依法追究加害人法律责任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故正确答案是A。
12.C 【解析】合伙人个人负债时,其债权人不得代位行使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权利;合伙企业的财产由出资人的出资加收益构成,为全体合伙人共有。《合伙企业法》 规定,合伙企业中某一合伙人的债权人不得以该债权抵销其对合伙企业的债务。不得代位行使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权利。因此,甲的债权人也无权接管甲在合伙 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乙对甲的债权也不得抵销乙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故正确答案是C。
13.B【解析】对甲而言,造成丙的死亡结果,是不可抗力;对乙而言,造成丙的死亡结果和甲的伤害结果,是执行职务行为,排除犯罪性;甲在死缓考验期内故意犯罪,是核准执行死刑的法定根据。故正确答案是B。
14.A【解析】《公务员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1年。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任职;不合格的,取消录用。故正确答案是A。
15.D【解析】本题中A项为代表行为;B项为道德行为,不具有法律意义;C项为传达行为;只有D项是代理行为。故正确答案是D。
16.B【解析】《合同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该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所以,当事人行使撤销权的法定期间是1年。故正确答案是B。
17.A【解析】针对不法侵害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损害结果的,属于防卫范畴的问题;针对其他危险,造成他人权益受损的,属于紧
相关热词搜索:法律常识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公共基础知识预测试卷及答案(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