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A1型题二
2012-02-21 11:09:22 来源: 评论:0 点击:
A.阴和阳是中国古代的两点论
B.阴和阳即是矛盾
C.阴和阳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
D.阴和阳代表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
E.阴和阳代表相互关联的事件
2.《内经》所说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
A.寒与热
B.水与火
C.上与下
D.内与外
E.动与静
3.下列选项属于阳的事物或现象是( )
A.下降
B.静止
C.涩脉
D.洪脉
E.面色晦暗
4.昼夜分阴阳,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 )
A.前半夜
B.下午
C.上午
D.中午
E.后半夜
5.昼夜分阴阳,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 )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中午
E.后半夜
6.昼夜分阴阳,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是( )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7.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事物阴阳属性相对性的是( )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互为消长
D.平衡协调
E.互相转化
8.“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主要说明阴阳之间所存在的关系是( )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互为消长
D.平衡协调
E.互相转化
9.“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阴阳之间所存在的关系是( )
A.阴阳互藏
B.阴阳互根
C.阴阳平衡
D.阴阳转化
E.阴阳制约
10.“阴平阳秘,精气乃治”,所体现的阴阳关系是( )
A.阴阳的对立制约
B.阴阳的对立消长
C.阴阳的互根平衡
D.阴阳的消长平衡
E.阴阳的消长转化
答案:1.D 2.B 3.D 4.B 5.A 6.D 7.E 8.B 9.E 10.A
11.“阴中求阳”的理论依据是( )
A.阴阳相互转化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相互消长
D.阴阳对立制约
E.阴阳动态平衡
12.“热者寒之”治则,所体现的阴阳关系是( ),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13.“阴胜则阳病”所体现的阴阳失调关系是( )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14.“寒极生热”所体现的阴阳失调关系是( )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15.“重阴必阳”所体现的阴阳关系是( )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16.“无阳则阴无以生”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17.“阴损及阳”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18.“无阴则阳无以化”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19.“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是指( )
A.阴阳平衡关系的破坏
B.阴阳对立关系的破坏
C.阴阳互根关系的破坏
D.阴阳消长关系的破坏
E.阴阳转化关系的破坏
20.“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所体现的阴阳关系是( )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答案:11.B 12.C 13.D 14.E 15.E 16.B 17.B 18.B 19.C 20.B
上一篇:2012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A1型题一
下一篇:2012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A1型题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