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 > 申论 > 正文

2011申论模拟试卷四
2012-02-13 13:29:44   来源:   评论:0 点击:

2011申论模拟试卷四

供应 地。目前,TVA电力经营年收入达57亿美元。TVA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控制洪水泛滥,扩大灌溉面积,通过航道建设,形成了 1000多公里的水运通航能力。1945年以来,水道吸引了30多亿美元的私人投资,加速了地区工业的发展。汾河两岸的工厂为当地居民直接提供了 44000多个就业机会以及更多的服务机会。经过40多年的规划和建设,田纳西流域的自然资源得到了综合和合理的开发,区域经济得以振兴。到1977年, 全流域平均国民收入比1933年增加了34倍。可以说,正是从水电工程建设开始,TVA改变了田纳西人的生活,把一个贫穷的田纳西,建设成了以工业为主, 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田纳西。水电工程带动了田纳西流域农、林、渔、煤矿、旅游等行业全面发展,彻底改变了这里的贫困落后面貌,使其成为经济充满活力的地区 之一。

  11.负责水利水电的某职能部门,就反对在怒江建设水电站的意见(即"给定材料6")准备予以答复。讨论后,形成该部门答复意见的初稿。下面是初稿的基本内容:

   慎重考虑生态问题。力求对每条河,每个大把的规划设计都慎重对待生态问题,严格按2003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做好环 评报告,就没坐大坝的生态问题,制定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在不宜进行水电项目建设的国家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区、国家生态功能区等需要进行保 护的区域内、划定保护河段和保护流域区,禁止进行水电供建设和其他的大型工程建设,彻底改变"技术经济最优"的工程目标。水电建设必须与生态建设结合起 来,实现工程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慎重对待资源开发问题。在生态脆弱-生态具有特殊价值的地区,尤其不能走片面的资源开发道路。某些 经济落后地区有资源优势,但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是否一定能够转化为地区的全面发展,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转化地区的全面发展,这些问题必须弄清。对以前那 些资源开发规模上去了,但经济发展水平并未相应提高的案例要总结教训。(节选)

  参考文献:

  胡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录:(节选)

  坚持生产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作答要求及答案:

  1、在怒江开发水电资源问题上有重大争议。请根据给定资料1-8指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并对主张怒江水电开发和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分别加以概述。(20分)

  要求:指明"焦点",概括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

  2、请根据给定资料9、10,分析这两个资料对搞好水电开发提供了哪些启示。(15分)

  要求:分析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3、本题仅为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业的考生作答。

  (1)"给定资料7"引了上海某研究所G所长的话:"美国人把搁浅的鲸鱼推入大海,这值得赞扬;鲸鱼被非洲难民捕食,这也应赞扬,因为它救活了一群人",请说明,这表达了G所长怎样的观点。(10分)

  要求:简明、准确地阐释观点,不超过200字。

  (2)"给定资料6"引述了某学报C主编提出的意见,请你站在水电规划部门的立场,对C主编的意见做出答复。(15分)

  要求:有条理写出答复内容,有理有据,不考虑行文格式,不超过300字。

  4、本题仅为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业的考生作答。

  请以"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结合给定材料,自选角度。2.符合题意,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3.总字数800-1000字。

  5、本题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考生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给定材料11列出了其职能部门准备对反对意见给予答复的基本内容,请指出这样答复存在哪些明显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分别说明这样修改补充。(25分)

  要求:1.不从格式,语言上谈问题,仅从内容上指出主要问题。2.分条作答,指出一个问题,接着写出修改补充的内容。3.条理清楚,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0字。

  6、本题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考生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请以"人与自然"为题,写一篇文章 (40分)

  要求:1.参考给定材料,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2.对在"人与自然"问题上的某种错误倾向,应恰当阐述,给予澄清。3.总字数1000-1200字。

  参考答案:

  1、

  正确答案:我国的水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需要加以开发利用。怒江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当地政府提出了实施"两库十三级"怒江水电开发方案,由此成为重大争议焦点,形成了主张开发和反对开发的两种态度。

   主张开发是以院士等为代表,他们的理由是:怒江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耕地分散,产值回报低,无森工产业,水电开发可帮助实现经济脱贫,解决百姓的生活问 题;怒江可开发的资源有限,综合开发是实现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怒江的水电开发,装机容量大,投资少,回报高;可以实现水电对外输出,解决其他用电紧 张的状况;水电开发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开发资金用来生态移民,避免植被因生活需要而遭到破坏。

  反对开发以环保专家等为代表,他们的理 由是:修建水电站与提高百姓生活没有因果关系,用救济方式解决移民问题不是长久之计,甚至造成贫困移民;开发带来污水问题;怒江民族多,生活方式各异,是 民族的走廊;不开发,可使自然遗产得到永久保护,作为江河生态的参照系,通过观测,可以获得相关数据,为环境影响战略评价提高依据;西方国家认为开发能造 成生态环境破环;水电开发的可行性缺乏反复论证,由此造成的泥沙问题难以解决。

  2、

  正确答案:资料主要以漫湾水电站的建设和田纳西河的整治为例,从反正两个方面得出重要启示:

  1、在水电开发收益资金的使用上,应加大对移民资金的扶持力度。避免因开发导致当地居民的收入下降,生活困难。

  2、在贫困地区修建水电站应考虑长远,应通过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避免由此引发的环境破环,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3、应通过建设水电站,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避免出现附近居民生活背井离乡,无工可做,无地可种。

  4、应通过水电站建设带动与此相关的其他行业的发展,如农、林、鱼和旅游的发展,使其经济充满活力,实现全面发展。

  3、

   正确答案:(1)、通过打比方的方式,G所长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保持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不进行开发当然是不错的。但是,如果通过适当的开发 能解决当地老百姓的现实困难,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同时又能给当地人们探索出一条充满活力的全面发展之路,是最理想的选择。从总体上看,所长还是 更倾向于对水电站的开发利用,而不是简单反对修建怒江"两库十三级"怒江水电开发方案。

  (2)、 C主编,你的意见我们已认真阅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对你的意见作出如下答复:

  1、怒江已不是原生态河流,完全不开发保持原生态是不可能的。

   2、怒江等"三江并流"属于"世界自然遗产"目录,对此进行环境监测取得相关数据,却有必要,但是由于该环境的特殊性,无法与人类以开发的进行对比,开 发与保护并不矛盾,只要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可使水电开发有序推进,安全、可靠,做到保护生态与形成循环经济相互协调。

  3、从外国的实际情况看,发达国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我国,我国丰富的水资源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只有少数国家所兴建的水电站对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所以关键是怎样在不破环生态的前提下,实现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而修建水电站就是综合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

  4、

  写作思路参考:

  这是一种新的命题作文形式,跟去年北京市考的请以"从我国听证会制度的发展说开去"为副标题写一篇1000~1200字的文章是同样写作标题。

  从题目来看,本文章的写作思路是:

  开头:精炼引用材料中水利部负责人的讲话,强调对怒江的13级水电站的开发将造成对资源的掠夺性破坏。由此引发如何解决目前我国在水电开发方面所带来的生态保护问题。

  过渡:或是对开发水电的两种态度给予列举,或者分析在水资源丰富的区域经济却相对落后,亟待脱贫,由此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

  主体:主体部分应该从以下几个"说开去"

  一是加强对水资源丰富地区水电开发的规划整治。贯彻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执行力度;坚持先规划后发开的原则;防止大规模或无序开发。

  二是实现水电开发的循环发展。加大对当地贫困人口的水电收益扶持力度;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同步发展;保持原有生态环境不遭到毁坏。

  三是以开发带动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形成良好自然景观、人造景观的和谐一致,带动旅游收入的快速增长。

  5、

  正确答案:收到这些反对者的意见,我部门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归纳,现指出问题并提出正确的要求:

   第一,慎重考虑生态问题。这种提法过于模糊,态度不鲜明。应改为: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因水电站的建设造成破坏。后面内容表达不充分。应为:水电站建设 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确保工程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有序推动。坚持可行性反复论证,解决好水电站带来的污水问题、泥沙问题和由此带来的老百姓 生活困难问题以及移民问题。

  第二,慎重对待资源开发问题。这种提法不明确,应改为:坚持变资源优势为全面发展。在生态脆弱,生态具有特 殊价值的地区,尤其不能走片面的资源开发道路,某些经济落后地区拥有资源优势,需要对此进行综合开发,吸收美国田纳西流域治理的好经验,坚持发展循环经 济,加大对当地资金的扶贫力度,保持当地原有多民族的生活方式,带动当地经济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纠正只 注重开发规模导致经济发展水平下降的短视行为。

  6、

  正确答案:本题目同样是命题作文,属于平淡话的标题,但结合材料就会发现有着特定的含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强调人与自然应相互和谐,而是要结合给定材料中对怒江水电站的梯级开发来写,要求对错误倾向应恰当阐述,给予澄清。所以实际上明确了写作的基本思路:

  开头:以当地政府提出的怒江"两库十三级"水电开发方案为引子,突出盲目和无序开发将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提出在水资源丰富地区开发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环境与经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二段:针对把开发与破坏简单因果相连的错误倾向进行批评,通过例举国外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的例子,以及三峡的巨大功效来反驳开发就是破坏生态的错误认识。

  第三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注重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做到规划在先,开发在后。

  第四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建设以人为本原则,实现当地人民经济发展,生活提高。

  第五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符合循环发展原则,做到资源的综合利用。

  第六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原则,借鉴国内外有益做法,避免先开发后治理的教训。

相关热词搜索:2011申论模拟试卷

上一篇:2011申论模拟试卷三
下一篇:2011申论模拟试卷五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