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及详解 (590) 2009-10-18 9:13:2
2012-02-13 08:43:02   来源:   评论:0 点击:

2009年中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14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合同平均每项的成交金额是所有技术合同中最高的?

B?2007年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合同总数不到全国的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总数的一半?

C?2007年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成交金额同比增长都超过10%?

D?如果保持2007年的增速,全国技术合同的成交总额将在2010年突破3500亿元?

 

2009年中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1. C【解析】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吟诵了许多《论语》中的名言,其中“礼之用,和为贵”语出《学而》篇,“以和为贵,仁者爱人”的儒家思想,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B【解析】安徽凤阳小岗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立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3. C【解析】橄榄型结构是在承认收入有高低分化的基础上,力图使收入相对均等,避免过大贫富差距的结构设计。故选C。
  4. C【解析】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颗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从时间跨度上看,我国“两弹一星”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在20世纪60~70年代。故选C。
  5. A【解析】《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秋七月,初税亩。” 宣公十五年(春秋时期,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这是我国关于征收农业税的最早记载。本题也可从时间上来推算,延续了2600年,那么开始于公元前600年,也就是春秋时期。故选A。
  6.A【解析】海南岛和塔里木盆地缺乏水能资源,四川盆地缺乏地热资源。青藏高原是我国大陆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我国太阳年总辐射最高的地区,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同时,青藏高原还有十分丰富的水力资源,青藏高原是亚洲许多大江河流的发源地。故选A。
  7. A【解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继美国、苏联之后)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
  8.C【解析】略
  9.A【解析】西藏事务是中国内政,属于主权问题。
  10. B【解析】熟记我国农历的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此题很容易解答。
  11.C【解析】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秦统一天下
  12.B【解析】我国人均GDP在国际上还处于较低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随着经济发展始终在上涨,世界第一贸易大国是美国。故选B。  
  13. B【解析】蛋白质遇到重金属离子会发生不可逆变性,且重金属与蛋白质结合后就不能与其它的蛋白质结合,减少人体对重金属的吸收,从而有效缓解重金属中毒现 象。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会导致人体中毒;碘单质能使淀粉变蓝,食盐中的碘是离子(碘酸钾)状态;喝葡萄糖水能缓解低血糖症状。故选B。  
  14. B【解析】次贷危机(subprime lending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次”指贷款人没多少收入、信用较低。故选B。
  15.A【解析】沙尘暴发源于蒙古高原
  16. C【解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大多数国家都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城乡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并用它来反映通货膨胀程度。故选C。
  17.D【解析】土星环是圆的。
  18. A【解析】可用排除法。
  19. C【解析】C说法过于绝对。
  20. 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14、15、16条的规定,除了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的决定、地方性法规、省级政府规章之外,其他的规范 性文件,包括国务院各部委、省会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均没有行政许可的设定权。许可法之所以如此规定,主要是为了解决过去行政许可设定权过宽、许可设定过 滥的问题。由此可知,B项“国务院某部门制定规章设定行政许可” 是不合法的。所以,正确选项是B。
  21. 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73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故选D。
  22. A【解析】B、D属于行政强制,C属于行政处分。
  23.A【解析】B项刘某的年龄不满14周岁,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不构成犯罪;C项张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D项王某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A项赵某醉酒不是免责事由,犯交通肇事罪。故选A。
  24. 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民法中的无因管理制度,乙并无法定或约定义务,为了甲的利益而送甲去医院,构成无因管理,车费的性质为无因管理之债,乙享有求偿权,乙对甲手机的丢失并无过错,无赔偿义务。故选C。
  25.C【解析】B项错误,应该是红色,橙色,黄色,蓝色;D项,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26.D【解析】第一句指出原因,第二句是其逻辑结果,两句之间存在逻辑的顺承。“顺理成章”比喻某种原因合乎逻辑或常理发生某种结果,强调的是合乎 逻辑或常理,与题干逻辑结构符合。“顺其自然”强调的是不人为干涉事物发展进程,但题干讲的是城市风貌的形成,这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故不选。“水到渠 成”本义指水流过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引申为只要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强调的是条件要充分,故不选。“司空见惯”比喻本来有些奇怪的事情,现在 大家看惯了也就不觉得奇怪了,与习以为常近义,多带贬义,故不选。

27.A 【解析】此题从感情色彩即可轻松判定,作者并没有明确地否定“毕业后找一份工作,稳步发展”,故不应选贬义词,“墨守成规”、“人云亦云”、“步人后尘” 均为贬义词,“按部就班”为中性词,故当选。而从语义上看,“按部就班”强调做事有条理,遵循一定程序,也是符合的。  
  28.B【解析】题干只是说“达不到改善弱者境遇的效果”,但没有明确到底是什么样的效果,“适得其反”、“南辕北辙”都强调得到的是相反的结果,“雪上加霜”强调境遇进一步恶化,都属于推理过度,故不选。

29.B【解析】第一问考因果关系,因为“全世界都需要”,所以“可行”,第二问考转折关系,既然“必须”实现,所以不能仅仅“尝试”。  
  30.B【解析】两问都考了转折关系,第一问还考了并列关系,“有条不紊”与“整齐划一”近义,与“混乱”反义,故选,其他三项均不符合,第二问强调 “大潮流”的规模, “举世瞩目”、“铺天盖地”、“波涛汹涌”均可,但综合两问则应选C。此题如只看第二问容易误选,迷惑性较大。  

31.C【解析】解析:两句之间存在转折关系,故两空应为反义词,较易识别,简单选C。

32.A【解析】此题较易,第一问考因果关系关联词,“鉴于”指关于、考虑到,“出于”指来自于火强调人的行为动机,可以先排除;第二问考转折关系,有点技巧性——找“包袱”(比喻负担)的反义词,“机遇”与“前提”相比更合适,因为“前提”用在这里是违反常识的。  
  33.B【解析】两空都考了动宾搭配和感情色彩,先看第一空,“冲击”是中性,“破坏”与“利益”不搭配,首先可以排除;再看第二空,踌躇满志是贬义,“摩拳擦掌”与后面的“放缓……脚步”不搭配,综合选B。

34.C 【解析】第一问要考的语义是强调大家意见不统一,前三项都是等义词,只有“因人而异”指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强调如何解决问题,可以排除。第二问前后是解说 关系,注意是“很多大企业”而非“所有人”形成了共识,“统一”和“固定”都太绝对,“共通”强调通行或适用于各个领域,程度灵活,综合当选C。

35.A 【解析】此题似易实难,正确率较低。重点在第一空,作者用了一个类比,第一空和后句的原因应该是相同的,计算器发明后,计算速度比人脑快,只要大家都有一 个计算器,就不会显出谁优谁劣,记忆力问题同样如此。以前知识的不对等,使得有些人走上了高端,但那种本事未必有多大价值,让这种不对等越来越小的是科技 的发展,计算器即为象征,作者强调的正是这种机会的对等。当然,如果知识量较大,了解托马斯弗里德曼是《世界是平的》作者,以及他的思想观点的话,这道题 也就不那么难了。  
  36.B【解析】此题较易,第一空考并列关系,即“赢取辉煌”的同义词,选“反败为胜”,其他三项都没有“赢”的意思,第二空考转折关系,与“向命运低头”反义,当选“勇气”。  
  37.C【解析】此题较易,“模式化发展”强调的是套用某种固定的模式,“机械化发展”语义不通,“无序化发展”推理过度,作者强调的是城市个性的消 解,从文中不能确知有序无序,其实第一空关键在于“单一化”与“模式化”的细微区别,“单一化”强调发展的领域,如只重视发展重工业,忽视配套产业,就是 一种单一化,而非模式化。再看第二空可进一步确认,“标志”比“目标”更适合。
  38.D【解析】注意第二句的“空间有限”提示了第一空应选“潜力”,可能发生误判的是“前景”,指的是将要出现但还未出现的景象,“潜力”则暗示实力有所显露,但未显露的还有。第二句表明,高增长已经出现过,故选D。  
  39.B【解析】略。
  40.C【解析】第一空选“主观”,对应后面“理解”这种主观心理活动。第二空选语气最重的“主导”,与后面的“永远”相对应。  
  41.D【解析】单看第一空不好抉择,但第二空有明显提示——“寻找航向的期待”,简单选D。
  42.C【解析】此题较难,第一空是四个等义词,第二空“天花乱坠”形容说法夸张不合实际,推理过度,“眼花缭乱”强调出现的量多,较为贴切,“层出 不穷”强调出现的连续性,也还符合常识,“变幻莫测”强调无法分辨,不合常理。通过第二空可排除AD,再看第三空的BC,显然“时髦”比“奇特”适合。

43.A 【解析】此题较易,先看第一空,古典音乐爱好者和喜欢闻书香的人本身并不保守,只是执着于原有的生活方式,古典音乐爱好者是挑剔的,但爱书者更进一步,所 以应当选“偏执”。再看第二空,他们可以接受“代替”和“填充”这样自然发生的事情,但无法接受“挤占”、“侵占”这样违背自己意愿的方式。第三空,“承 认”、“认为”、“觉得”都带有下意识的认同感,不当选。  
  44.B【解析】此题较易,第一空,由于题意暗示90年代之后进口量超过了供应量的5%(依常识也可推知),故排除AB,第二空比较“兴起”和“扩充”,前者指从无到有,或从弱到强,后者没有这个意思,故选B。
  45.A【解析】做此题最快的方法是看准第二空,考动宾搭配,因为宾语是“是非功过”,所以当用“评价”。
  46.A【解析】主旨题。主旨在转折之后的第二句,是一个并列句,概括两个并列成份的共同点,那就是“宝贵的精神享受。”

47.D【解析】主旨题。题干结构很清晰,主旨就是“因此”这一句,道明了对经济理论应持的态度,前面都是各种理由的阐述。
  48.D【解析】主旨题。第一句提出论点“电视行业创意的中心是编剧”,第二句“之所以”围绕这个论点分析原因,第三句进一步从不同的剧种具体分析原因。

49.D【解析】主旨题。这是一道并列结构的题,五句话分别描述了畜牧业对温室效应、土地、森林、陆地生态区的消极影响,概括其共同点,只有“环境代价”适合,A项过度推理,C项无中生有,B项是局部信息。
  50.A【解析】主旨题。因果结构,第一句陈述事实“最终成交价高达150万美元”,后两句讲述原因。  
  51.C【解析】主旨题。因果结构,第一句提出论点——“黄金……魔力依然不减”,后面三句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原因。
  52.C【解析】略。

相关热词搜索:2009年中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上一篇:2010年国家考录公务员 *职位查询 *历年分数线 (406) 2009-10-15
下一篇:人社部解答2010国家公务员招考十大热点问题 (158) 2009-10-18 9: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