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临床内科考点:残胃癌
2012-02-16 13:18:35 来源: 评论:0 点击:
2011年临床内科考点:残胃癌
残胃癌的诊断金标准、残胃癌与复发癌的鉴别!
残胃癌的诊断金标准
残胃癌是指胃的良性疾病切除后5年以上(一般在15~20年后)在残胃发生的胃癌。一般认为胃手术后15年内残胃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的胃癌为低,而术后 15年以上发生率逐渐增高,至术后20年以上,其发生率则一般人群高出6-7倍。胃与十二指肠手术切除后残胃癌发生率两者大致相仿。胃次全切除术后作毕氏 Ⅱ式和单纯胃空肠吻合术者比毕氐Ⅰ式更易发生残胃癌。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术后常可导致胆汁、胰液和肠液通过吻合口反流入残胃,引起残胃慢性萎缩性 胃炎和息肉样病变,此为残胃癌发生的重要原因。
一、症状体症
1.胃切除术后5年以上,又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大便潜血持续阳性、制酸、解痉剂不能缓解疼痛。
2.上腹部可有压痛或触及包块。
二、诊断依据
1.有胃切除术史5年以上;
2.上腹部持续性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
3.粪便潜血持续阳性;
4.钡餐或胃镜检查可发现癌病变,病理证实。
三、治疗原则
1.明确诊断立即手术治疗;
2.术后化疗或放疗;
3.术后加强支援疗法。
四、疗效评价
1.治愈:残胃癌行根治性切除术后,症状消失,切口愈合,无并发症。
2.好转:经姑息性手术或药物化疗,放疗后症状改善或病源缩小。
3.未愈:症状体征未改善。
五、专家提示
残胃癌在胃切除术后15~20年以上发病率较高,故应对术后15年以上患者定期胃镜检查是必要的。残胃癌术后化疗是防复发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应予重视。
胃癌手术切除后5年内,残留之胃囊出现癌肿者称之为复发癌,X线可表现为残胃的充盈缺损,胃壁浸泣性僵直,或粘膜皱襞破坏伴有浅表不规则溃疡龛影。吻合口复生的主要X线征象是对称性或偏心性狭窄伴有局部粘膜皱襞被抹去样改变。
(一)残胃癌
传统的钡餐检查,不易发现残胃癌,特别是吻合口区癌,故有些作者着重指出,对术后的残胃作X线检查应施行“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对有可疑的病例,应作内窥镜与活组织检查。
癌肿可以发生于残胃的任何部位,但以贲门区与吻合处为多见。故X线检查时,对上述部位更需作过细观察。残胃癌通常表现为不规则的息肉样肿块影,在气钡双 对比相上,可见由钡气色画出病灶的轮廓与其表面结构,此外,亦可表现为近吻合口处的边缘性溃疡龛影。残胃良性溃疡的发病高峰在术后第一年,其次多在术后第 二年,良性边缘性溃疡几乎总是发生于十二指肠溃疡的术后患者,再则,良性溃疡通常发生于吻合口的肠侧。残胃的缩小亦是癌性浸润的一种表现,但在作出这一诊 断之前,务需排队上述改变因服入之造影剂过少而致充盈不足,从而使残胃扩张不全及因吻合口较宽,残胃内造影剂排出过畅等因素所造成之假性残胃缩小。
(二)复发癌
胃癌手术切除后5年内,残留之胃囊出现癌肿者称之为复发癌,X线可表现为残胃的充盈缺损,胃壁浸泣性僵直,或粘膜皱襞破坏伴有浅表不规则溃疡龛影。吻合口复生的主要X线征象是对称性或偏心性狭窄伴有局部粘膜皱襞被抹去样改变。
残胃癌的诊断金标准
残胃癌是指胃的良性疾病切除后5年以上(一般在15~20年后)在残胃发生的胃癌。一般认为胃手术后15年内残胃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的胃癌为低,而术后 15年以上发生率逐渐增高,至术后20年以上,其发生率则一般人群高出6-7倍。胃与十二指肠手术切除后残胃癌发生率两者大致相仿。胃次全切除术后作毕氏 Ⅱ式和单纯胃空肠吻合术者比毕氐Ⅰ式更易发生残胃癌。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术后常可导致胆汁、胰液和肠液通过吻合口反流入残胃,引起残胃慢性萎缩性 胃炎和息肉样病变,此为残胃癌发生的重要原因。
一、症状体症
1.胃切除术后5年以上,又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大便潜血持续阳性、制酸、解痉剂不能缓解疼痛。
2.上腹部可有压痛或触及包块。
二、诊断依据
1.有胃切除术史5年以上;
2.上腹部持续性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
3.粪便潜血持续阳性;
4.钡餐或胃镜检查可发现癌病变,病理证实。
三、治疗原则
1.明确诊断立即手术治疗;
2.术后化疗或放疗;
3.术后加强支援疗法。
四、疗效评价
1.治愈:残胃癌行根治性切除术后,症状消失,切口愈合,无并发症。
2.好转:经姑息性手术或药物化疗,放疗后症状改善或病源缩小。
3.未愈:症状体征未改善。
五、专家提示
残胃癌在胃切除术后15~20年以上发病率较高,故应对术后15年以上患者定期胃镜检查是必要的。残胃癌术后化疗是防复发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应予重视。
胃癌手术切除后5年内,残留之胃囊出现癌肿者称之为复发癌,X线可表现为残胃的充盈缺损,胃壁浸泣性僵直,或粘膜皱襞破坏伴有浅表不规则溃疡龛影。吻合口复生的主要X线征象是对称性或偏心性狭窄伴有局部粘膜皱襞被抹去样改变。
(一)残胃癌
传统的钡餐检查,不易发现残胃癌,特别是吻合口区癌,故有些作者着重指出,对术后的残胃作X线检查应施行“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对有可疑的病例,应作内窥镜与活组织检查。
癌肿可以发生于残胃的任何部位,但以贲门区与吻合处为多见。故X线检查时,对上述部位更需作过细观察。残胃癌通常表现为不规则的息肉样肿块影,在气钡双 对比相上,可见由钡气色画出病灶的轮廓与其表面结构,此外,亦可表现为近吻合口处的边缘性溃疡龛影。残胃良性溃疡的发病高峰在术后第一年,其次多在术后第 二年,良性边缘性溃疡几乎总是发生于十二指肠溃疡的术后患者,再则,良性溃疡通常发生于吻合口的肠侧。残胃的缩小亦是癌性浸润的一种表现,但在作出这一诊 断之前,务需排队上述改变因服入之造影剂过少而致充盈不足,从而使残胃扩张不全及因吻合口较宽,残胃内造影剂排出过畅等因素所造成之假性残胃缩小。
(二)复发癌
胃癌手术切除后5年内,残留之胃囊出现癌肿者称之为复发癌,X线可表现为残胃的充盈缺损,胃壁浸泣性僵直,或粘膜皱襞破坏伴有浅表不规则溃疡龛影。吻合口复生的主要X线征象是对称性或偏心性狭窄伴有局部粘膜皱襞被抹去样改变。
上一篇:2011年临床内科考点:成人硬肿症
下一篇:2011年临床内科考点:菌血症
分享到: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