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资格实践技能:高频考点
2012-02-16 13:14:13 来源: 评论:0 点击:
医师资格实践技能:高频考点
针对即将到来的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医药考试网在此为广大考生整理了系列资料,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1、吸氧术(面罩吸氧法,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8分) (1)先检查吸氧器具(1分);
(2)面罩安装是否与患者面部吻合(2分);
(3) 开启氧气阀及流量表,调整流量操作正确(1分);
(4)氧气流量调节适当(1分);
(5)术毕,氧气阀及流量表关闭操作正确(1分);
(6)整个操作流畅、正确(2分)。
2、电动吸引器吸痰术(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8分)(1) 装置吸痰器操作正确(2分);接上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吸引管道是否畅通。
(2)模拟人体位正确(2分);半卧或平卧,头转向一侧,昏迷者可用开口器或压舌板帮助启开口腔。
(3)吸痰过程操作正确(4分);
①吸痰管从鼻孔插入(或由口颊部插入)至咽部,当吸气时顺势插入气管,插入一定深度时放开导管折叠处进行吸痰,动作轻柔(2分); 更多资料请登录医 博园论坛
②一次吸痰持续时间<15秒,插入时捏紧吸管,向上提拉吸痰时放松吸管,并将吸管左右旋转,如此反复直到吸净,操作流畅(2分)。
3、插胃管(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8分)(1)能叙述使用胃管指征(2分);
①胃、口腔、喉手术前准备(0.5分)。
②中毒洗胃、胃液检查(0.5分)。
③插胃管营养疗法(0.5分)。
④胃扩张、幽门梗塞者(0.5分)。
(2)放置胃管时模拟人体位正确(2分);模拟人半卧位或平卧位。
(3)放置胃管时操作流畅、正确(4分);
①清洁鼻孔、润滑导管,由一侧鼻孔缓缓插入,胃管达咽喉部时,嘱病人作吞咽动作逐步插入(2分)。
②当胃管插入45~55cm时,应检查胃管是否插入胃内,检查方法如下:试抽胃液或向胃管内注入空气届时用听诊器于胃部听诊(1分);或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碗内,观察有无气泡逸出。(1分)。
4、导尿术(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12分)(1)患者体位及冲洗清洁操作正确(3分);
①模拟人仰卧,两腿屈膝外展,臀下垫油布或中单(1分)。
②用肥皂液清洗患者外阴(1分)。
③男性翻开包皮清洗;女性翻开大阴唇清洗(1分)。
(2)消毒、铺巾正确(3分);
①以蘸2%红汞或0.1%苯扎溴铵或0.1%洗必泰的棉球,男性自尿道口向外旋转擦拭数次消毒,再由龟头向阴茎消毒;女性由尿道口向外周消毒(2分)。
②男性用消毒巾裹住阴茎;女性铺洞巾露出尿道口(1分)。
(3)插入导尿管操作正确(3分);
①考生戴无菌手套站于模拟人右侧,以左手拇、示指挟持阴茎,并将阴茎提起与腹壁成钝角(1分)。
②右手将涂有无菌润滑油之导尿管慢慢插入尿道,导尿管外端用止血钳夹闭,将其开口置于消毒弯盘中,男性约进入15-20cm,女性约进入6-8cm,松开止血钳,尿液即可流出(2分)。
(4)留置导尿操作正确(3分);可采用端带充气套囊的Curity乳胶导尿管,成人一般用14号导管,插入后经侧管注气约4-5ml ,固定。
5、胸膜腔穿刺术(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12分)(1)患者体位正确(2分);模拟人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上举双手抱于枕部。
(2)穿刺点选择正确(2分);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由超声波定位确定。
(3)消毒、铺巾、局麻、无菌操作正确(2分);常规消毒皮肤,消毒直经约15cm,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4)穿刺操作正确(5分);
①考生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的三通活栓转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胸腔相通,进行抽液,首次抽液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2分)。
②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1分)。
③如用较粗的长穿刺针代替胸腔穿刺针时,应先将针座后连续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穿刺进入胸膜腔后再接上注射器,松开钳子,抽液(1分)。
④抽液结束时,穿刺口消毒,局部用消毒纱布覆盖、固定(1分)。
(5)术后处理及正确(1分)。术后严密观察,当可能发生胸部压迫、气胸,或昏厥等症状须立即诊治。
6、腹腔穿刺术(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12分)(1)术前嘱排尿、模拟人体位正确(1分);
术前须排尿以防穿刺损伤膀胱;让模拟人坐在靠背椅上,衰弱者可取其他适当体位如半卧位、平卧位或侧卧位。
(2)穿刺点选择正确(2分);选择适宜的穿刺点:(任选1个,位置正确可得2分)
①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
②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处,此处无重要器官且易愈合;
③侧卧位,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之延长线相交处,此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
④少量积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时,须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
(3)消毒、局麻操作正确(3分);
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自皮肤至壁层腹膜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①操作流畅正确(3分)。
②操作流畅基本正确(2分)。
③操作错误(0分)。
(4)穿刺操作正确(6分)。
①考生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刺入皮肤后,以45度斜剌入腹肌,再垂直剌入腹腔(2分)。
②也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射器及适当针头进行诊断性穿刺。大量放液时,可选用8号或9号针头,并于针座接一橡皮管,助手用消毒血管钳固定针头,并夹持胶管,以输液夹子调整速度。将腹水引入容器中记量并送检。肝硬化腹水病人一次放液不超过3000ml(2分)。
③穿刺结束后,消毒针孔部位,并按住针孔3分钟,以防止渗漏,加蝶形胶布固定,纱布覆盖。大量放液者需加用腹带加压包扎(2分)。
7、腰椎穿刺术(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12分) (1)患者体位、姿势正确(2分);模拟人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考生对面一手挽住模拟人头部,另手挽双下肢月国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
(2)穿刺操作正确(10分);
①穿刺点选择正确(2分):以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此处,相当于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②常规消毒皮肤正确(2分):戴无菌手套、盖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
③穿剌正确(3分):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的方向缓慢刺入,针尖稍斜向头部,成人进针深度约4~6cm,儿童约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落空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即可见脑脊液流出。
④测压与抽放液(2分):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70-180毫米水柱或40-50滴/分。撤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作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
⑤术后处理(2分):术后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去枕平仰卧4-6小时。
8、骨髓穿刺术(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选点:髂后上棘或髂前上棘)(12分)(1)患者体位(与选择穿刺部位有关可任选一个穿剌点)正确(2分);
①髂后上棘剌穿点:模拟人俯卧位,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
②髂前上棘穿剌点:模拟人仰卧位,髂前上棘后1-2cm,取骨面较平点。
(2)无菌操作,消毒、铺洞巾、局麻操作正确(4分);
常规皮肤消毒(直径约15cm)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洞巾,2%利多卡因局麻至骨膜。
①正确流畅(4分)。②操作基本正确(3分)。 ③操作不正确(1分)。④全错(0分)。
(3)穿刺操作正确(6分)
①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用左手的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以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当针尖接触骨质时,则将穿刺针围绕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若穿刺针未固定,则应再钻入少许达到能固定为止(2分)。
②拔出针芯,放于无菌盘内;接上干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吸(若针头确在骨髓腔内,抽吸时病人感到一种轻微酸痛),随即有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中。骨髓吸取量以0.1~0.2ml为宜(1分)。
③将抽取的骨髓液滴于载玻片上,速作涂片数张备送作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1分)。
④如未能抽出骨髓液,则可能是针腔或皮下组织块塞阻或干抽,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带有血迹时,再行抽吸(1分)。
⑤抽吸完毕,将针芯重新插入;局部消毒,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剌针连同针芯一起拔出,随即将纱布盖于皮肤针孔处,并按压1~2分钟,再用胶布将纱布加压固定(1分)。
9、气管插管术(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12分) ⑴模拟人体位、头、颈项部位置正确(3分);仰卧、抽去枕并将枕垫于项部,使头尽量后仰让口、咽、喉三轴线接近重叠。
⑵置入喉镜操作正确(6分)考生左手持喉镜,自口右侧角置入,将舌体挡向左侧,再将镜移至正中,见到悬雍垂。沿舌背孤度将镜再稍向前置入咽部,见到会厌,挑起会厌,显露声门,右手以握笔状持导管从右侧弧形斜插口中,将导管前端对准声门后轻柔地插入气管内。
⑶检查插管是否在气管(3分);向已插导管中注气(或吹气)时,进行两肺听诊是否有呼吸音,以确认导管插入气管内
1、吸氧术(面罩吸氧法,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8分) (1)先检查吸氧器具(1分);
(2)面罩安装是否与患者面部吻合(2分);
(3) 开启氧气阀及流量表,调整流量操作正确(1分);
(4)氧气流量调节适当(1分);
(5)术毕,氧气阀及流量表关闭操作正确(1分);
(6)整个操作流畅、正确(2分)。
2、电动吸引器吸痰术(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8分)(1) 装置吸痰器操作正确(2分);接上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吸引管道是否畅通。
(2)模拟人体位正确(2分);半卧或平卧,头转向一侧,昏迷者可用开口器或压舌板帮助启开口腔。
(3)吸痰过程操作正确(4分);
①吸痰管从鼻孔插入(或由口颊部插入)至咽部,当吸气时顺势插入气管,插入一定深度时放开导管折叠处进行吸痰,动作轻柔(2分); 更多资料请登录医 博园论坛
②一次吸痰持续时间<15秒,插入时捏紧吸管,向上提拉吸痰时放松吸管,并将吸管左右旋转,如此反复直到吸净,操作流畅(2分)。
3、插胃管(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8分)(1)能叙述使用胃管指征(2分);
①胃、口腔、喉手术前准备(0.5分)。
②中毒洗胃、胃液检查(0.5分)。
③插胃管营养疗法(0.5分)。
④胃扩张、幽门梗塞者(0.5分)。
(2)放置胃管时模拟人体位正确(2分);模拟人半卧位或平卧位。
(3)放置胃管时操作流畅、正确(4分);
①清洁鼻孔、润滑导管,由一侧鼻孔缓缓插入,胃管达咽喉部时,嘱病人作吞咽动作逐步插入(2分)。
②当胃管插入45~55cm时,应检查胃管是否插入胃内,检查方法如下:试抽胃液或向胃管内注入空气届时用听诊器于胃部听诊(1分);或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碗内,观察有无气泡逸出。(1分)。
4、导尿术(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12分)(1)患者体位及冲洗清洁操作正确(3分);
①模拟人仰卧,两腿屈膝外展,臀下垫油布或中单(1分)。
②用肥皂液清洗患者外阴(1分)。
③男性翻开包皮清洗;女性翻开大阴唇清洗(1分)。
(2)消毒、铺巾正确(3分);
①以蘸2%红汞或0.1%苯扎溴铵或0.1%洗必泰的棉球,男性自尿道口向外旋转擦拭数次消毒,再由龟头向阴茎消毒;女性由尿道口向外周消毒(2分)。
②男性用消毒巾裹住阴茎;女性铺洞巾露出尿道口(1分)。
(3)插入导尿管操作正确(3分);
①考生戴无菌手套站于模拟人右侧,以左手拇、示指挟持阴茎,并将阴茎提起与腹壁成钝角(1分)。
②右手将涂有无菌润滑油之导尿管慢慢插入尿道,导尿管外端用止血钳夹闭,将其开口置于消毒弯盘中,男性约进入15-20cm,女性约进入6-8cm,松开止血钳,尿液即可流出(2分)。
(4)留置导尿操作正确(3分);可采用端带充气套囊的Curity乳胶导尿管,成人一般用14号导管,插入后经侧管注气约4-5ml ,固定。
5、胸膜腔穿刺术(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12分)(1)患者体位正确(2分);模拟人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上举双手抱于枕部。
(2)穿刺点选择正确(2分);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由超声波定位确定。
(3)消毒、铺巾、局麻、无菌操作正确(2分);常规消毒皮肤,消毒直经约15cm,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4)穿刺操作正确(5分);
①考生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的三通活栓转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胸腔相通,进行抽液,首次抽液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2分)。
②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1分)。
③如用较粗的长穿刺针代替胸腔穿刺针时,应先将针座后连续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穿刺进入胸膜腔后再接上注射器,松开钳子,抽液(1分)。
④抽液结束时,穿刺口消毒,局部用消毒纱布覆盖、固定(1分)。
(5)术后处理及正确(1分)。术后严密观察,当可能发生胸部压迫、气胸,或昏厥等症状须立即诊治。
6、腹腔穿刺术(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12分)(1)术前嘱排尿、模拟人体位正确(1分);
术前须排尿以防穿刺损伤膀胱;让模拟人坐在靠背椅上,衰弱者可取其他适当体位如半卧位、平卧位或侧卧位。
(2)穿刺点选择正确(2分);选择适宜的穿刺点:(任选1个,位置正确可得2分)
①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
②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处,此处无重要器官且易愈合;
③侧卧位,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之延长线相交处,此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
④少量积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时,须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
(3)消毒、局麻操作正确(3分);
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自皮肤至壁层腹膜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①操作流畅正确(3分)。
②操作流畅基本正确(2分)。
③操作错误(0分)。
(4)穿刺操作正确(6分)。
①考生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刺入皮肤后,以45度斜剌入腹肌,再垂直剌入腹腔(2分)。
②也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射器及适当针头进行诊断性穿刺。大量放液时,可选用8号或9号针头,并于针座接一橡皮管,助手用消毒血管钳固定针头,并夹持胶管,以输液夹子调整速度。将腹水引入容器中记量并送检。肝硬化腹水病人一次放液不超过3000ml(2分)。
③穿刺结束后,消毒针孔部位,并按住针孔3分钟,以防止渗漏,加蝶形胶布固定,纱布覆盖。大量放液者需加用腹带加压包扎(2分)。
7、腰椎穿刺术(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12分) (1)患者体位、姿势正确(2分);模拟人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考生对面一手挽住模拟人头部,另手挽双下肢月国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
(2)穿刺操作正确(10分);
①穿刺点选择正确(2分):以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此处,相当于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②常规消毒皮肤正确(2分):戴无菌手套、盖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
③穿剌正确(3分):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的方向缓慢刺入,针尖稍斜向头部,成人进针深度约4~6cm,儿童约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落空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即可见脑脊液流出。
④测压与抽放液(2分):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70-180毫米水柱或40-50滴/分。撤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作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
⑤术后处理(2分):术后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去枕平仰卧4-6小时。
8、骨髓穿刺术(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选点:髂后上棘或髂前上棘)(12分)(1)患者体位(与选择穿刺部位有关可任选一个穿剌点)正确(2分);
①髂后上棘剌穿点:模拟人俯卧位,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
②髂前上棘穿剌点:模拟人仰卧位,髂前上棘后1-2cm,取骨面较平点。
(2)无菌操作,消毒、铺洞巾、局麻操作正确(4分);
常规皮肤消毒(直径约15cm)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洞巾,2%利多卡因局麻至骨膜。
①正确流畅(4分)。②操作基本正确(3分)。 ③操作不正确(1分)。④全错(0分)。
(3)穿刺操作正确(6分)
①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用左手的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以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当针尖接触骨质时,则将穿刺针围绕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若穿刺针未固定,则应再钻入少许达到能固定为止(2分)。
②拔出针芯,放于无菌盘内;接上干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吸(若针头确在骨髓腔内,抽吸时病人感到一种轻微酸痛),随即有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中。骨髓吸取量以0.1~0.2ml为宜(1分)。
③将抽取的骨髓液滴于载玻片上,速作涂片数张备送作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1分)。
④如未能抽出骨髓液,则可能是针腔或皮下组织块塞阻或干抽,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带有血迹时,再行抽吸(1分)。
⑤抽吸完毕,将针芯重新插入;局部消毒,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剌针连同针芯一起拔出,随即将纱布盖于皮肤针孔处,并按压1~2分钟,再用胶布将纱布加压固定(1分)。
9、气管插管术(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12分) ⑴模拟人体位、头、颈项部位置正确(3分);仰卧、抽去枕并将枕垫于项部,使头尽量后仰让口、咽、喉三轴线接近重叠。
⑵置入喉镜操作正确(6分)考生左手持喉镜,自口右侧角置入,将舌体挡向左侧,再将镜移至正中,见到悬雍垂。沿舌背孤度将镜再稍向前置入咽部,见到会厌,挑起会厌,显露声门,右手以握笔状持导管从右侧弧形斜插口中,将导管前端对准声门后轻柔地插入气管内。
⑶检查插管是否在气管(3分);向已插导管中注气(或吹气)时,进行两肺听诊是否有呼吸音,以确认导管插入气管内
上一篇:临床执业医师技能高频考点:吸痰术
下一篇:2011年临床内科考点:丛集性头痛
分享到: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