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
2012-02-13 16:49:11   来源:   评论:0 点击:

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
2.滴丸的制备 (1)制备要点与应用
(2)影响滴丸圆整度的因素
(七)丸剂的包衣 包衣的目的与种类 (1)包衣目的
(2)包衣种类及包衣材料
(八)丸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质量要求与检查 (1)溶散时限、水分的要求
(2)重量差异、装量差异及装量检查的适用性
十三、颗粒剂 (一)基本要求 特点与分类 (1)特点
(2)分类
(二)颗粒剂的制备 1.可溶颗粒的制备 (1)制备工艺与应用
(2)不同制粒方法及其应用
2.混悬颗粒 制备要点
3.泡腾颗粒 制备要点与应用
(三)颗粒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质量要求与检查 溶化性、水分、粒度要求及检查方法
十四、片
(一)基本要求 特点与分类 (1)中药片剂的特点、类型
(2)片剂的分类
(二)片剂的辅料 1.稀释剂与吸收剂 适用范围、主要品种及其应用
2.润湿剂与黏合剂 适用范围、主要品种及其应用
3.崩解剂 (1)崩解机理、主要品种及其应用
(2)崩解剂的加入方法
4.润滑剂 使用目的、主要品种及其应用
(三)中药片剂的制备 1.制备工艺 浸膏片与半浸膏片的制备要点与应用
2.湿制颗粒压片法 (1)中药原料处理的一般原则
(2)制颗粒的目的
(3)湿颗粒的干燥
(4)干颗粒的质量要求
(5)压片前干颗粒的处理及挥发性成分的加入方法
(6)压片(含片重计算)
3.干制颗粒压片法 方法及要点
4.粉末直接压片法 方法及要点
5.压片过程与片剂成型 片剂成型机制
6.压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松片、裂片、粘冲、片重差异超限、崩解时间超限的原因
(四)片剂的包衣 1.包衣的目的、种类与要求 (1)包衣的目的与种类
(2)片心及衣层的质量要求
2.包衣的方法与设备 包衣方法
3.包衣物料与包衣操作 (1)糖衣物料及包衣工序与操作要点
(2)薄膜衣物料及包衣操作要点
(3)肠溶衣物料及包衣操作要点
十四、片剂 (五)片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检查项目及要求 (1)片剂检查项目
(2)片重差异、崩解时限及发泡量要求
十五、气雾剂 (一)基本要求 1.气雾剂的特点与分类 特点与分类
2.吸入气雾剂的吸收与影响因素 吸人气雾剂的吸收及其影响因素
3.气雾剂的组成 (1)组成
(2)常用附加剂
(3)抛射剂及其作用
(二)气雾剂的制备 制备方法 (1)制备工艺流程
(2)抛射剂充填方法及选用
(三)气雾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质量要求与检查 质量检查项目
十六、其他剂型 (一)胶剂 1.特点、分类及质量要求 (1)特点与分类
(2)质量要求
2.胶剂的制备 (1)原辅料的种类,辅料的作用
(2)制备要点
(二)膜剂 1.膜剂的特点、分类与质量要求 (1)特点与分类
(2)质量要求
2.膜剂的制备 (1)常用成膜材料及其他辅料
(2)制备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三)涂膜剂 常用成膜材料与制备工艺 (1)常用成膜材料与附加剂
(2)制备工艺流程
(四)其他传统剂型 锭剂、灸剂、线剂、熨剂、糕剂、丹剂、条剂、钉剂、棒剂 应用特点
十七、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新技术 (一)药物新型给药系统 1.缓释制剂 (1)特点与类型
(2)不宜制成缓释制剂的药物
2.控释制剂 特点与类型
3.靶向制剂 特点与类型
4.前体药物制剂 特点与适宜药物
(二)中药制剂新技术 1.环糊精包合技术 (1)β-环糊精包合物的作用
(2)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2.微型包囊技术 (1)特点与应用
(2)常用包囊材料
(3)单凝聚法、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原理及其
操作要点
3.固体分散技术 (1)固体分散体的特点、类型与常用载体
(2)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与应用
十八、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一)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稳定措施 1.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 (1)易水解和易氧化的药物类型
(2)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
(3)制剂的包装与贮藏要求
2.提高中药制剂稳定性的方法 (1)延缓药物水解的方法
(2)防止药物氧化的方法
(二)中药制剂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常用试验方法 (1)长期试验法与加速试验法试验要点
(2)经典恒温法的原理、试验步骤与计算
(3)CRH与中药固体制剂吸湿性
(4)中药固体制剂防湿措施
(5)半衰期和有效期的计算
十九、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概论 (一)生物药剂学 药物体内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1)生物药剂学及其研究内容
(2)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
(3)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因素
十九、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概论 (二)药物动力学 常用术语与参数 (1)药物动力学及其研究内容
(2)隔室模型、生物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体内总清除率
(3)生物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的计算
(4)单室模型单(多)剂量静注、静脉滴注、血管外给药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计算公式
(三)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 生物利用度与溶出度 (1)生物利用度的计算及其评价指标
(2)需测定溶出度的药物,溶出度的测定方法与常用参数
(3)溶出度与生物利用度的相关性
二十、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一)基本要求 药物配伍变化研究的目的与类型 (1)研究目的
(2)配伍变化的类型
(二)药剂学的配伍变化 1.物理的配伍变化 常见变化及原因
2.化学的配伍变化 常见变化及原因
3.注射剂的配伍变化 常见变化及原因
4.实验及处理方法 (1)实验方法
(2)处理方法
二十一、中药炮制绪论 (一)基本要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1)炮炙与炮制
(2)《雷公炮炙论》、《炮炙大法》和《修事指南》的作者、成书年代和学术价值
(二)中药炮制的目的与作用 1.中药炮制的目的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2)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3)增强药物疗效
(4)便于调剂和制剂
(5)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
2.中药炮制的作用 (1)对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的影响
(2)净制、切制、加热、辅料炮制与临床疗效
(3)对含生物碱类、苷类、挥发油类、鞣质类成分饮片质量的影响
(三)中药炮制的常用辅料 1.液体辅料 (1)酒、醋、食盐水、米泔水的作用与用量
(2)姜汁、黑豆汁、蜜、油的作用与用量
2.固体辅料 麦麸、米、土、河砂、滑石粉、蛤粉的作用
(四)饮片的质量要求和贮藏保管 质量要求 (1)净度、片型、色泽、气味的要求
(2)水分及有毒成分的限量
二十二、净制与切制 (一)净制 净制的目的与方法 (1)净制的目的
(2)净制的方法
(二)切制与干燥 1.饮片类型 薄片、厚片、斜片、段、丝、块
2.切制与干燥方法 (1)软化药材的方法(淋、洗、泡、漂、润)
(2)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
(3)不同类型药材切药机的选用
(4)干燥方法与条件
二十三、炒法 (一)清炒法 1.炒黄 牛蒡子、芥子、王不留行、莱菔子、苍耳子炮制方法、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
2.炒焦 山楂、栀子炮制方法、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
3.炒炭 大蓟、蒲黄、荆芥炮制方法、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
(二)加辅料炒 1.麸炒 枳壳、苍术炮制方法、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
2.米炒 斑蝥炮制方法、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
3.土炒 白术炮制方法、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
4.砂炒 马钱子、骨碎补炮制方法、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
5.滑石粉炒 水蛭炮制方法、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
6.蛤粉炒 阿胶炮制方法、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
二十四、炙法 (一)酒炙 大黄、黄连、当归、蕲蛇 炮制方法、辅料用量、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
(二)醋炙 甘遂、延胡索、乳香、香附 炮制方法、辅料用量、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
(三)盐炙 杜仲、黄柏、泽泻、车前子 炮制方法、辅料用量、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
(四)姜炙 厚朴 炮制方法、辅料用量、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
(五)蜜炙 黄芪、甘草、麻黄、枇杷叶 炮制方法、辅料用量、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
(六)油炙 淫羊藿、蛤蚧 炮制方法、辅料用量、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
十五、煅法 (一)明煅 白矾、牡蛎、石决明 炮制方法、注意事项、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
(二)煅淬 赭石、自然铜、炉甘石 炮制方法、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
(三)扣锅煅 血余炭 炮制方法、注意事项、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
二十六、蒸煮燀法 (一)蒸 何首乌、黄芩、地黄、黄精 炮制方法、辅料用量、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
(二)煮 藤黄、川乌、附子 炮制方法、辅料用量、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解毒机理
(三)燀 苦杏仁 炮制方法、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
二十七、其他制法 (一)复制 半夏 炮制方法、辅料用量、成品性状、炮制作用与解毒机理
(二)发酵 六神曲 炮制方法、品质要求、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
(三)发芽 麦芽 炮制方法、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
(四)制霜 巴豆、西瓜霜 炮制方法、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
(五)煨
 
肉豆蔻
 
炮制方法、辅料用量、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
 
(六)提净 芒硝 炮制方法、成品性状与炮制作用
(七)水飞 朱砂 炮制方法、注意事项与炮制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 中药药剂学

上一篇: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
下一篇: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鉴定学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