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 > 申论 > 正文

2011年广西政府工作报告
2012-02-13 11:54:26   来源:   评论:0 点击:

2011年广西政府工作报告

到4100万千瓦。重点建设防城港红沙核电、岩滩水电站二期、龙滩水电站二期、中缅天然气管道工程及一批 火电等项目,建成南宁电厂、贺州电厂、西气东输二线等工程,推进防城港白龙核电、平南白沙核电站前期工作并力争开工建设,新建一批骨干电网。加强对外能源 合作。

    积极发展海洋经济。坚持陆海统筹,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积极发展海洋产业,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和综合管理能力。

    加 快推进信息化。鼓励支持企业在研发、管理、控制和营销等方面的信息化改造和集成应用。加快两化融合示范工程建设。建设覆盖城乡的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经济社 会各领域信息化,构建中国-东盟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数字电视和下一代互联网等网络设施,推进“三网”融合。积极发展物联网。 加强信息网络系统安全建设。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提高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的美好家园。

    大 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重点建设15个国家粮食生产大县和35个自治区粮源基地县,实施 标准粮田建设、土地整治、沃土工程、植保工程和“339工程”,力争201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1500万吨以上。建设蔬菜、林果、畜牧、水产品等生产 示范基地。建设海峡两岸(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等农业园区。抓好农产品加工。打造5个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和20个超10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新发展农民 专业合作组织1000家以上。

    加强水利建设。加强重要江河干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建设桂林防洪及漓江补水、大藤峡、洋溪、落久等控 制性水利枢纽工程以及海堤标准化工程,加快建设桂中、桂西北、左右江等旱片治理工程,完善一批灌区和水库自流灌溉骨干渠系,完成一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 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和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实施通乡公路等级提升、通村公路硬化和通屯道路通达工程;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信息网络进村入户。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大力调整种养结构;实施“万元增收”工程,提高家庭经营性收入;大力发展劳务输出,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培育发展经济强县。实施扩权强县。以县城和重点镇为依托,以工业集中区为载体,以农产品加工、特色资源开发和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加快发展与大中城市、大企业配套协作的产业集群,全面推行自治区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打造一批经济强县。

    (三)推动城镇化跨越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纲要(草案)》提出,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镇化跨越发展。

    加快壮大中心城市。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把城市产业园区作为城市新区进行规划建设,以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城市新区扩展。《纲要(草案)》对加快南宁五象新区、柳州柳东新区汽车城、桂林临桂新区以及其他中心城市新区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培育发展城市群和城镇带。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集约发展县城和小城镇,优化城镇布局,完善城镇体系,加快壮大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城市群和城镇带。

    提高城镇规划建设水平。科学编制城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强城镇设计,建立城镇规划动态监控体系。统筹城镇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能力。突出城市特色个性塑造,打造一批名城名镇。

    加强城镇化管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建设数字城市,深化城镇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和风貌改造工程,建立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加强城市交通科学管理。 

    (四)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全面加快服务业发展。未来5年是我区服务业大发展的重要时期。要把服务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

    加 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食糖、汽车、钢材、有色金属、建材装饰、农资农机、中药材等一批集散能力强、在全国有影响的大型综合、专业批发市场。加快发 展国际物流,推进连接东盟、辐射内地的出海出边物流通道建设。加强会展业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桂林旅游博览中心、梧州国际人工宝石展示中心、玉林中医药博览 会展中心等。推动会计税务、咨询评估、工程设计等中介服务业发展。

    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重点建设“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和新网工程,南宁、柳州食糖现货交易市场,大型工业品、粮食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等工程,培育一批年交易额超百亿元的大型商品市场。鼓励发展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业态。

    大 力发展金融业。加大对金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力争到2015年末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6万亿元和2万亿元。继续推进“引金入桂”,鼓 励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到我区设立分支机构和后台服务机构。支持北部湾银行、柳州银行、桂林银行深化改革。推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创新试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 革,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鼓励更多企业上市,扩大企业直接融资。加快建设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

    加快发展旅游业。力争到2015 年旅游总收入2500亿元。重点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北海涠洲岛旅游区,大新和凭祥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西江旅游带,桂台(贺州)客家文化旅 游合作示范区,百色、河池、崇左全国红色旅游及红水河生态旅游基地等,打造桂林、南宁、北海、梧州等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发展旅游强县、特色旅游 小城镇和乡村旅游。

    营造服务业发展良好环境。实施服务业百强工程和品牌发展工程,扩大服务业开放,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一批年营业额超百亿元的大型服务业集团和知名服务业品牌。

    (五)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出省出边出海国际大通道。《纲要(草案)》提出,要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初步形成网络设施衔接完善、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推 进铁路现代化建设。到2015年铁路营运里程达到5000公里以上。建成南宁至广州,南宁至桂林,南宁至钦州、北海、防城港等城际客运专线;新建黄桶至百 色、柳州至肇庆等铁路,实施湘桂线、黔桂线、南昆线等线路扩能改造,推进南宁枢纽、柳州枢纽等场站建设,推动南宁至新加坡等铁路建设,基本建成“一轴四纵 四横”现代化快速铁路运输网络,地级市开通运行城际高速列车,形成以南宁为中心的高速城际铁路网,开通运行南宁至北京高速铁路,我区全面进入高铁时代。

    加 快公路网建设。力争2015年公路总里程超过11.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新建成35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00公里以上。建成河池至都安、钦州 至崇左、玉林至铁山港等高速公路,开工河池至百色、梧州至柳州等高速公路,加快滨海公路等国省干线改造,基本建成“四横六纵六支线”高速公路网,实现高速 公路网覆盖所有中心城市,85%以上县城半小时内通达高速公路。

    提升广西北部湾港综合能力。力争到2015年广西北部湾港总吞吐能 力达到3.36亿吨以上,万吨级以上泊位超过100个。建成防城港20万吨级、钦州港30万吨级航道,以及防城港东湾403至407#、钦州大榄坪3至 13#泊位,北海石步岭港区邮轮码头等工程,开工建设防城港云约江南作业区1至4#泊位等工程。

    加快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力争 2015年内河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5亿吨,形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江海联运的西江黄金水道。建成桂平二线、郁江老口航运枢纽、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 闸、柳州阳和一期、来宾宾港作业区等工程,开工南宁至贵港、来宾至桂平二级航道、西津枢纽二线船闸等工程。

    积极发展民用航空事业。力争2015年全区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2750万人次,形成以枢纽机场为骨干、支线机场和通用航空机场为辅助的民用航空网络。重点推进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区、桂林两江机场航站楼建设。

    (六)深入实施“两区一带”总体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 动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发展。深入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推动产业、港口、交通、物流、城建、旅游、招商、文化大发展。加快推进钢铁、石化、铜镍、核 电、林浆纸、电子信息、修造船、新能源等重大项目布局建设,大力培育壮大一批产业集群;发展陆海旅游,提升滨海、岛屿、港湾等旅游精品。力争到2015年 北部湾经济区生产总值占全区的比重达到40%以上。

    加快建设西江经济带。以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带动西江经济带发展。重点发展装备制 造、原材料、轻纺化工、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形成分工明确、优势明显、协作配套的产业带。进一步提升梧州、玉林、贵港、贺州承接产业转移能 力,建设桂东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加快桂西优势资源开发。以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壮大特色产业为重点,大力开发优势资源,重点打造铝业、有色金属、糖业、锰业、能源、旅游、建材等产业和口岸经济,把百色、河池、崇左等建设成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接续区和资源深加工基地。

    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引导各地按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

    (七)加强节能减排,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立区,绿色发展,强化节能减排,推广低碳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加强节能管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一批重点节能改造、节能产品惠民和节能服务工程建设,深入开展企业节能低碳、绿色建筑和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实行取水总量控制,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和技术改造,加强能源、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和管理。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循环经济工程和100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以及百色、梧州、玉林、贺州、河池、来宾、崇左等市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成糖业循环经济示范省区。在铝业、化工等重点行业构建循环利用产业体系。

    强 化环境保护。重点实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和治污设施监管。实行严格的饮用水源地保护制度,加强地下水污 染防治。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重金属污染防治。加强北部湾近海海域陆源和海洋污染物治理。推进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到2015年,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80%。

    加强生态建设。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保护和管理,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 化、退耕还林、珠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等工程,加快构建桂西、北部湾沿海生态屏障,建设桂东北、桂西南、桂中生态功能区,十万 大山生态保护区和西江千里绿色走廊。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以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增强城乡防洪能力。加强重点地域山洪地质灾害治理。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的能力建设。

    (八)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创新型广西建设。科技进步是实现“富民强桂”的重要支撑。《纲要(草案)》围

相关热词搜索:广西政府工作报告

上一篇:申论热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下一篇:2011广西版申论教材勘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