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 原因何在 如何解决(理论面对面-七个怎么看)
2012-02-13 11:38:18 来源: 评论:0 点击:
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继续采取积极措施,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让有条件的进城农 民有序变为市民,逐步融入城市社会。
——以城乡改革联动为关键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深入推进城乡配套体制改革。一方面,要深化农地经营、集体林权、农村金融、农垦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进 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挖掘农业自身潜力、激发农村发 展活力;另一方面, 要建立健全促进城乡互通、开放、融合的体制机制,在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公共服务方面推进现有制度的城乡接轨、城乡融合。
● 如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2010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提出今后10年的目标任务和要着力做好的重点工作。在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之际,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全方位部署,不仅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的新一轮发展,也将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10年前,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后来根据国家整体发展的需要,又先后实施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近年来,又出台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在这些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有力推动下,中西部和 东北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8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全面超过东部。2009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同比分别增长 10.7%、11.7%、13.4%和12.5%,西部地区增速继续处于领先地位,中部和东北地区增速继续快于东部。目前,中国经济四大板块逐渐成型,区 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当然也应看到,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必须立足长远、合理规划,进一步加大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促进区域间生 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逐步形成东中西良性互动,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一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强化支持,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健全资 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使其成为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 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是积极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细化国土开发格局的空间尺度,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各 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建立健全资源开发有偿使用制度和补偿制度,加大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和落实相关规划和政策,遵循市场 经济规律,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快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高自主发展能力。今年中央将陆续投入330亿元,大力支持 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完善欠发达地区综合发展规划,多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落后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大 扶贫开发力度,鼓励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对口支援,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纽带、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互惠互利机制,调动各方面参与扶贫的积极性。
四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仅要缩小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而且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完善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的 的公共财政体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今年中央拟安排均衡性转移支付4168亿元,比上年增加250亿元。要 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责,建立健全考核体系,推动中西部地区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让所有地区、全体人民都共同富裕起来,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在党的领导下经过亿万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一个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中国,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观点声音
中国不仅需要蓬勃发展的朝气,也需要协调发展的合力。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各地区条件差异显著,发展极不平衡,可以说是"一个中国,四个世界"。区域 协调发展不仅是局部问题,而且是全局问题;不仅是一个紧迫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两个大局"的战略,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没有"第一个 大局",就没有中国经济今日的辉煌;没有"第二个大局",就没有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团结和谐的中国。城乡"齐步走",全国"一盘棋"。
网友提问
网友:如何认识目前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之间的关系?
答: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大体现,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是同等富裕、同步富裕。在我国这样的特殊 国情条件下,只有通过先富带后富,才能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因此,不能因为目前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就否认共同富裕的目标;但也不能任由不平衡现象进一步发 展,否则最终也会偏离共同富裕的目标。
知识点
新世纪以来的七个中央"一号文件
2004年:《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6年:《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7年:《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8年:《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9年:《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010年:《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知识点
2009年以来国家出台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
——区域规划
1.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2.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3.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4.横琴总体发展规划
5.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
6.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
7.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8.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9.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10.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11.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区域政策文件
1.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2.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
3.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
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7.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深度阅读
1.胡锦涛:《抓住历史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民日报》2010年2月4日。
2.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8年版。
相关链接
《国情备忘录》,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版.
相关热词搜索:我国发展不平衡 理论面对面-七个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