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 > 申论 > 正文

申论热点总结之“三农”问题
2012-02-13 13:37:49   来源:   评论:0 点击:

申论热点总结之“三农”问题

一、农民工问题 
(一)、进城务工人员存在权益受侵害的现象: 
1、一些地方在农民工务工就业的职业、工种等方面,设置了许多不合理限制; 
2、企业用工和劳动管理很不规范; 
3、劳动岗位极不稳定,报酬难以有效保证; 
4、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 
5、社会基本保险普遍缺失。 
(二)、进城务工人员权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 
1、许多人观念上有错误,以农民来定位“进城务工人员”; 
2、社会保障不完善。 
(三)、对策: 
1、解决好雇佣者对进城务工人员随意克扣工钱和拖欠工资等问题; 
2、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健康保障; 
3、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素质; 
4、确立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伤保险制度; 
5、确立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分配办法; 
6、帮助建立一个具体的进城务工人员组织。 
二、拖欠民工工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总理关注引出“清欠风暴” 
2003年10月产24日傍晚,重庆市云阳县龙泉村村民熊德明,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围了一大堆人,然后。她见到一位她以前在电视上见过的“大人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在犹豫了一会后,熊德明告诉总理,现在农民收入主要靠打工,但她爱人李建明有2000多元钱的工钱已拖欠了一年,影响娃儿们交学费。总理听后表示:拖欠农民的钱一定要还。人群中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当天夜里11时,熊德明和丈夫拿到了拖欠的2240元务工工资。 
2003年月日《中国政法报》发表了题为“如果不是总理过问”一文,随后,从中央到地方,全国掀起了一场“清欠风暴”。 
拖欠民工工资的现象不仅在个体和私营企业村在,在某些国有企业也相当严重。 

(二)、问题的原因: 
专家分析,民工工资被拖欠的主要原因有五点: 
1、一些地方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一些房地产项目资金来源不落实,是造成拖欠的重要原因。 
2、部分开发商资金不足,盲目立项、开工; 
3、施工企业垫资施工,导致总包单位无力垫资又要求分包单位垫资施工的恶性循环,进而造成民工工资的拖欠; 
4、包工头为了自身利益多赚利润,故意拖欠; 
5、包工头不与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导致民工投诉时缺乏法律依据;另外,不按时发工资也是造成民工工资被拖欠的原因之一。 

(三)、解决民工工资拖欠的对策: 
首先,充分认识解决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重要性。 
第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三,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制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要求。 
其次,要采取有力措施,完善相关制度。 
(1)、应该建立一个认定拖欠民工工资的制度。国家应该制定统一的《民工拖欠工资管理条例》,而不是各地自搞一套; 
(2)、要建立民工任职的资质人定,以此遏制我国由于民工进城没有管理造成的巨大浪费; 
(3)、要建立劳动合约的认定制度,通过第三者公证,在法院打官司的时候就具有法律效力; 
再次,要加强民工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教育,增强其维权意识。 

三、农民增收问题 
“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农民收入问题。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状况,总的来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详见材料) 
(一)、影响农民增收的相关因素 
第一, 农产品成本高、价格低、限制了农民增收。 
第二, 农业经营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农民增收。 
第三, 农民负担居高不下掣肘了农民增收。 
第四, 非农岗位就业不足抑制了农民增收 
(二)、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分析 
第一,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是关键。 
第二, 农业结构调整是必要条件。 
第三, 发展劳务经济,改革户籍管理是必要途径。 
第四, 减轻农民负担是保正。 
第五, 政府加大投入是基础。

相关热词搜索:申论热点 “三农”问题

上一篇:申论热点总结之资源、能源问题
下一篇:申论范文之再说食品安全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