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一》模拟试题三
2012-02-16 16:19:24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一、单选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 风邪的致病特点是( )
A.易伤气血
B.易伤津液
C.易伤阳气
D.易袭阳位
E.易致肿疡
标准答案: d
2、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是( )
A.为阴邪,易阻气机
B.其性重浊,可致周身酸痛
C.易伤肺,出现咳嗽痰少症状
D.其性黏滞,病难速愈
E.其性凝滞,易发疼痛
标准答案: e
3、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是( )
A.凝滞而主痛
B.黏滞而病程缠绵
C.病证善行而数变
D.病状沉重而疫困
E.升散而袭阳位
标准答案: a
4、 寒邪致病,多发作疼痛的主要原因是( )
A.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B.寒性收引,气机收敛
C.寒主收引,经脉拘急
D.寒客肌表,卫阳被郁
E.寒性凝滞,气血阻滞不通
标准答案: e
5、 寒邪伤人,出现脘腹冷痛、呕吐等症的主要原因是( )
A.寒性凝滞,气血运行不畅
B.寒邪伤阳,直中脾胃
C.寒性收引,气血凝滞不通
D.寒性收引,经脉拘急
E.寒性黏滞,气机不畅
标准答案: b
6、 六淫致病,最容易引起疼痛的邪气是( )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燥邪
E.火邪
标准答案: b
7、 寒邪的性质是( )
A.其性重浊
B.其性黏滞
C.其性干涩
D.其性趋下
E.其性凝滞
标准答案: e
8、 寒邪致病,症见肢体屈伸不利,由于( )
A.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B.寒客肌表,卫阳被遏
C.寒性凝滞,痹阻经脉
D.寒性收引,筋脉挛急
E.寒邪入里,直中三阴
标准答案: d
9、 具有收引特性的邪气是( )
A.风邪
B.寒邪
C.火邪
D.湿邪
E.燥邪
标准答案: b
10、 暑邪为病而见汗多,气短,乏力是由于( )
A.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B.暑应于心,易扰心神
C.暑多挟湿,易困脾土
D.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E.暑为阳邪,化火伤阴
标准答案: d
11、 暑邪伤人,常见胸闷,四肢困倦:症的主要原因是( )
A。暑多挟湿,气滞湿阻
B.暑性升散,,汗多伤津,肢体失养
C.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D.暑性炎热,阳热内盛
E.暑性升散,易扰心神
标准答案: a
12、 具有升散耗气特性的邪气是( )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燥邪
标准答案: c
13、 湿邪致病缠绵难愈的主要原因( )
A.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病速愈
B.湿邪伤阳困脾,病难速愈
C.湿性黏滞,胶着难解,病难速愈
D.湿性重浊,留滞体内,病难速愈
E.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病难速愈
标准答案: c
14、
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的邪气是( )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燥邪
标准答案: d
15、 侵犯人体可引起关节疼痛重着症状的邪气是( )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燥邪
标准答案: d
16、 湿邪致病最易困阻的是( )
A.心阳
B.肺气
C.脾阳
D.肝阳
E.肾气
标准答案: c
17、 湿邪致病可见,水肿、湿疹等症的主要原因是( )
A.湿性趋下,故其症以下肢为多见
B.湿性重浊下注,分泌物秽浊
C.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
D.湿性黏滞,排泄物涩滞不畅
E.湿性黏滞,疾病缠绵难愈
标准答案: a
18、 最易伤肺的邪气是( )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燥邪
标准答案: e
19、 易于导致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甚或喘息胸痛等症的邪气是( )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燥邪
标准答案: e
20、 具有其性干涩,易伤津液性质和特征的邪气是( )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燥邪
标准答案: e
21、 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A.为阳邪,其性升发
B.为阳邪,其性轻扬
C.为阳邪,其性悟灼趋上
D.为阳邪,多挟湿邪
E.为阳邪,其性炎热
标准答案: c
22、 常引起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等症状的邪气是( )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火邪
标准答案: e
23、 最易生风动血的邪气是( )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火邪
标准答案: e
24、 侵犯人体,易发肿疡的邪气是( )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火邪
标准答案: e
25、 其性燔灼趋上的邪气是( )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火邪
标准答案: e
26、 暑、火、燥三邪的共同致病特点是( )
A.为阳邪
B.炎热
C.伤津
D.动血
E.生风
标准答案: c
27、 引发“行痹”的病邪是( )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火邪
标准答案: a
28、 引发“痛痹”的病邪是( )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火邪
标准答案: b
29、 引发“着痹”的病邪是( )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火邪
标准答案: d
30、 疠气的致病特点是( )
A.病情重,预后差
B.高热持续不退
C.易伤津耗气
D.扰动心神
E.传染性强
标准答案: e
31、 下述选项与疠气流行较不密切的是( )
A.气候反常
B.环境因素
C.预防措施不当
D.社会因素
E.精神因素
标准答案: e
32、 下述选项与疠气流行较不密切的是( )
A.气候反常
B.环境因素
C.预防措施不当
D.社会因素
E.精神因素
标准答案: a
33、 七情内伤致病,首先损伤的脏是( )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标准答案: b
34、 情志异常易使肝的疏泄功能失调的是( )
A.过喜
B.过思
C.过怒
D.过恐
E.过悲
标准答案: c
35、 情志异常,导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的是( )
A.过度愤怒
B.过度喜乐
C.过度悲忧
D.突然受惊
E.思虑过度
标准答案: d
36、 过怒影响的功能是( )
A.呼吸功能
B.藏血功能
C.疏泄功能
D.纳气功能
E.运化功能
标准答案: c
37、 过度恐惧对气机的影响是( )
A.气消
B.气结
C.气上
D.气下
E.气乱
标准答案: d
38、 过度悲伤对气机的影响是( )
A.气消
B.气结
C.气上
D.气下
E.气乱
标准答案: a
39、 过度愤怒对气机的影响是( )
A.气消
B.气结
C.气上
D.气下
E.气乱
标准答案: c
40、 暴喜过度,常见的症状是( )
A.神无所归,虑无所定
B.不思饮食,腹胀纳呆
C.面红目赤,头胀痛
D.精神不能集中,甚则失神狂乱
E.意志消沉,面色惨淡
标准答案: d
41、 情志异常,可引起二便失禁的是)
A.过度悲忧
B.恐惧过度
C.思虑不解.
D.过度愤怒
E.突然受惊
标准答案: b
42、 思虑过度对气机的影响是( )
A.气乱
B.气陷
C.气上
D.气结
E.气收
标准答案: d
43、 最易导致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厌食等症的是( )
A.摄食不足
B.饮食不洁
C.暴饮暴食
D.饮食偏寒偏热
E.饮食五味偏嗜
标准答案: c
44、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多食酸”则( )
A.脉凝泣而变色
B.皮槁而毛拔
C.筋急而爪枯
D.肉胝胎而唇揭
E.骨痛而发落
标准答案: d
45、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多食辛”则( )
A.脉凝泣而变色
B.皮槁而毛拔
C.筋急而爪枯
D.肉胝胎而唇揭
E.骨痛而发落
标准答案: c
46、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多食咸”可致( )
A.脉凝泣而变色
B.皮槁而毛拔
C.筋急而爪枯
D.肉胝胎而唇揭
E.骨痛而发落
标准答案: a
47、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多食甘”则( )
A.脉凝泣而变色
B.皮搞而毛拔
C.伤多而爪柘
D.肉胝胎而唇揭
E.骨痛而发落
标准答案: e
48、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多食苦”则( )
A.脉凝洋而变色
B.皮槁而毛拔
C.筋急而爪枯
D.肉胝眙而唇揭
E.骨痛而发落
标准答案: c
49、 偏食生冷寒凉之品,则耗伤( )
A.心肾阳气
B.脾胃阳气
C.肺胃阳气
D.脾肾阳气
E.肺肾阳气
标准答案: b
50、 偏食辛温燥热饮食,则可致( )
A.心肝火旺
B.肺胃热盛
C.肺胃津伤
D.肝经湿热
E.肠胃积热
标准答案: c
51、 劳神过度,临床多见的症状是( )
A.腰酸腿软,精神萎靡
B.气少力衰,神疲体倦
C.心悸、失眠、纳呆、腹胀、便溏
D.动则心悸,气喘汗出
E.眩晕耳鸣,性机能减退
标准答案: e
52、 《素问•宣明五气论》提出久卧则( )
A.伤气
B.伤血
C.伤肉
D.伤筋
E.伤骨
标准答案: a
53、 与痰饮形成关系密切的是( )
A.心肺脾功能障碍
B.肺脾肝功能障碍
C.脾肝肾功能障碍
D.肝肾心功能障碍
E.肺脾肾功能障碍
标准答案: e
54、 痰饮流注于经络,则可见( )
A.肢体麻木
B.恶心呕吐
C.胸闷心痛
D.胸闷气喘
E.胸胁胀满
标准答案: a
55、 痰饮停胃,则可见( )
A.肢体麻木
B.恶心呕吐
C.胸闷心痛
D.胸闷气喘
E.胸胁胀满
标准答案: b
56、 痰浊为病,随气上逆尤易(
A.阻滞肺气,失于宣降
B.留滞脏腑,升降失常
C.蒙蔽清窍,扰乱心神
D.流注经络,气机阻滞
E.停滞胃腑,失于和降
标准答案: c
57、 瘀血所致出血的特点是( )
A.出血量多
B.血色鲜红
C.夹有血块
D.伴有疼痛
E.伴有肿胀
标准答案: c
58、 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是( )
A.胀痛
B.窜痛
C.灼痛
D.刺痛
E.重痛
标准答案: d
59、 与结石形成关系不太密切的因素是( )
A.饮食不当
B.情志内伤
C.服药不当
D.体质差异
E.气候因素
标准答案: e
60、 结石的致病特点是( )
A.扰乱神明,影响心神
B.形成肿块,固定不移
C.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D.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E.多发疼痛,刺痛不移
标准答案: c
61、 虚证的概念是( )
A.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状态
B.正气不足,邪气亢盛的病理变化
C.邪气亢盛,正气日衰的病理变化
D.正虚邪恋的病理状态
E.邪正相持的病理状态
标准答案: a
62、 下列选项属虚证临床表现的是( )
A.二便不通
B.精神亢奋
C.烦躁不宁
D.二便失禁
E.疼痛剧烈
标准答案: d
63、 “大实有赢状”的病机是( )
A.由实转虚
B.实中夹虚
C.真实假虚
D.真虚假实
E.虚实错杂
标准答案: c
64、 “至虚有盛候”的病机是( )
A.由实转虚
B.实中夹虚
C.真实假虚
D.真虚假实
E.虚实错杂
标准答案: d
65、 邪气亢盛,结聚于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形成的病机是( )
A.真实假虚
B.由实转虚
C.实中夹虚
D.真虚假实
E.因虚致实
标准答案: a
66、 正气虚弱,脏腑经络之气不足,推动、激发功能减退所形成的病机是( )
A.真实假虚
B.由虚转实
C.虚中夹实
D.真虚假实
E.因实致虚
标准答案: d
67、 导致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病机变化是( )
A.邪正相持
B.正虚邪恋
C.邪盛正衰
D.邪去正虚
E.正盛邪退
标准答案: b
68、 疾病后期,或遗留某些后遗症的病机是( )
A.正盛邪退
B.邪去正虚
C.邪盛正虚
D.邪正交争
E.正虚邪恋
标准答案: e
69、 阳偏胜的病理状态是( )
A.脏腑机能障碍
B.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
C.机能亢奋,热量过剩
D.阴不制阳,阳相对偏亢
E.阴液不足,火热内生
标准答案: c
70、 阴偏胜的病理状态是( )
A.阴液不足,阳气失制而偏盛
B.机能抑制,热量耗伤过多
C.阳气亢盛,耗伤机体的阴液
D.阴寒邪盛,逼迫阳气浮越于外
E.阳气虚损,产热不足
标准答案: b
71、 “阳胜则热”的证候性质是( )
A.虚热证
B.假热证
C.实热证
D.寒热错杂证
E.阳亢耗阴证
标准答案: c
72、 “阴胜则寒”的证候性质是( )
A.假热证
B.假寒证
C.虚寒证
D.实寒证
E.阴盛伤阳证
标准答案: d
73、 阳气不足,可发于五脏六腑,其最重要的是( )
A.肾阳虚
B.心阳虚
C.肺阳虚
D.肝阳虚
E.脾阳虚
标准答案: a
74、 阴偏衰的主要病机是( )
A.阳气亢盛,阴气相对不足
B.阳热盛极,格阴于外
C.阳气亢盛,耗伤精血津液
D.人体阴气不足,机能虚性亢奋
E.阴液亏损,阳气化生亦不足
标准答案: d
75、 阴气不足,可见于五脏六腑,其最主要的是( )
A.心阴虚
B.脾阴虚
C.肾阴虚
D.胃阴虚
E.肝阴虚
标准答案: c
76、 阴损及阳是指( )
A.阴虚不能制约阳气
B.阴盛于内,格阳于外
C.阴气亏虚,阳无以化生,阳亦亏虚
D.阴盛伤阳,阳气受损
E.阴气盛极,阳气浮越于外
标准答案: c
77、 容易发生阴阳互损的脏是( )
A.心
B.肝
C.肾
D.脾
E.肺
标准答案: c
78、 阴阳不相维系,可出现( )
A.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B.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C.阴盛格阳,阳盛格阴
D.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E.阴虚阳亢,阳虚阴盛
标准答案: c
79、 邪热内伏,反见四肢厥冷的病机是( )
A.阳盛则阴病
B.阴盛则寒
C.阳虚则寒
D.阴损及阳
E.阳盛格阴
标准答案: e
80、 真热假寒的病机是( )
A.阴盛格阳
B.阳盛格阴
C.阳虚阴盛
D.阴虚阳盛
E.阴损及阳
标准答案: b
81、 阴寒之邪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的病机变化是( )
A.阴盛格阳
B.阴损及阳
C.阳盛格阴
D.阳损及阴
E.阴盛耗阴
标准答案: a
82、 阳盛格阴的证候是( )
A.假寒证
B.虚热证
C.假热证
D.虚寒证
E.寒热错杂证
标准答案: a
83、 阴盛格阳的证候是( )
A.假寒证
B.假热证
C.实寒证
D.实热证
E.寒热错杂证
标准答案: b
84、 持续高热,突然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其病理变化为( )
A.寒极生热
B.重阴必阳
C.阳盛格阴
D.阳胜则热
E.热极生寒
标准答案: e
85、 不属于气机失调的病理变化是( )
A.气虚
B.气滞
C.气逆
D.气闭
E.气脱
标准答案: a
86、 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功能低下的病理状态是( )。
A.气虚
B.气滞
C.气逆
D.气闭
E.气脱
标准答案: a
87、 机体局部之气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是( )
A.气虚
B.气滞
C.气逆
D.气闭、
E.气脱
标准答案: b
88、气机闭阻,外出严重障碍,以致清窍闭塞的病理状态是( )
A.气虚
B.气滞
C.气逆
D.气闭
E.气脱
标准答案: d
89、 脏腑气滞病变多发生于( )
A.肺、脾胃、肾
B,心、脾胃、肝
C.肝、脾胃、肾
D.肺、脾胃、肝
E.肝胆、肺、肾
标准答案: d
90、 气逆最常发作的脏腑是( )
A.肺、胃、肾
B.心、胃、肝
C.肝、胃、肾
D.肺、胃、肝
E.肝、肺、肾
标准答案: d
91、 血行加速或迫血妄行的病理变化为( )
A.血虚
B.血寒
C.血热
D.血瘀
E.气滞
标准答案: c
92、 血虚病证多见于( )
A.肝脾
B.心肝
C.脾肺
D.肺肾
E.肝肾
标准答案: b
93、 多与气滞血瘀发病密切相关的脏腑是( )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标准答案: a
94、 《临证指南医案》说“内风”产生的机理是( )
A.体内气机之逆乱
B.身中阳气之变动
C.体内阴血之不足
D.体内筋脉之失养
E.体表络脉之失濡
标准答案: b
95、 血燥生风的病因是( )
A.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
B.久病耗血或年老精亏
C.产后恶露日久不净
D.热病后期,阴津亏损
E.水不涵木,浮阳不潜
标准答案: b
96、 阴虚风动的病因是( )
A.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
B.久病耗血或年老精亏
C.产后恶露日久不净
D.热病后期,阴津亏损
E.水不涵木,浮阳不潜
标准答案: d
97、 “寒从中生”的主要机理是( )
A.肺气不足,寒饮内停
B.胸阳不振,阴寒内盛
C.恣食生冷,寒伤中阳
D.脾肾阳虚,阴寒内盛
E.痰湿内阻,从阴化寒
标准答案: d
98、 “寒从中生”是指( )
A.寒邪伤人
B.寒邪直中脾胃
C.寒邪直中少阴
D.寒邪从肌表而入,伤及内脏
E.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
标准答案: e
99、 下述选项不属于火热内生的是( )
A.阳气过盛化火
B.邪郁化火
C.五志过极化火
D.火热外袭
E.阴虚火旺
标准答案: d
二、匹配题
100、 A.实证
B.虚证
C.虚实夹杂证
D.真虚假实证
E.真实假虚证
1.正气不足,邪气已退,其形成的病证是( )
2.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形成的病证是( )
标准答案: B,E
101、 A.虚寒证
B.虚热证
C.真寒假热证
D.真热假寒证
E.阴阳两虚证
1.阴盛格阳引起的病理变化是( )
2.阳盛格阴引起的病理变化是( )
标准答案: C,D
102、 A.实寒证
B.虚寒证
C.虚热证
D.实热证
E.寒热错杂证
1.阳偏衰引起的病理变化是( )
2.阳偏胜引起的病理变化是( )
标准答案: B,D
103、 A.实寒证
B.虚寒证
C.虚热证
D.实热证
E.寒热错杂证
1.阴偏胜引起的病理变化是( )
2.阴偏衰引起的病理变化是( )
标准答案: A,C
104、 A.阳偏胜
B.阴偏胜
C.阳偏衰
D.阴偏衰
E.阴阳两虚
1.阴阳互损引起的病理变化是( )
2.过食生冷引起的病理变化是( )
标准答案: E,B
105、 A.阴液不足,阳气相对亢盛
B.阳热亢盛,阴液受损
C.亡阴则阳无所依附而散越
D.阳气不足,阴寒内盛
E.阴邪为病,阳气受损
1.“阴胜则阳病”的含义是( )
2.“阳胜则阴病”的含义是( )
标准答案: E,B
106、 A.闷胀疼痛
B.面红目赤
C.少腹胀满重坠
D.突然昏厥,不省人事
E.汗出不止
1.气脱病变,常见( )
2.气逆病变,常见( )
标准答案: E,B
107、 A.闷胀疼痛
B.面红目赤
C.少腹胀满重坠
D.突然昏厥,不省人事
E.汗出不止
1.气闭可见( )
2.气滞可见( )
标准答案: D,A
108、 A.气逆证
B.气滞证
C.气陷证
D.气虚证
E.气脱证
1.气升举无力形成的病证是( )
2.脏腑功能低下或衰退形成的病证是( )
标准答案: C,D
109、 A.气的升降失常
B.气的出入异常
C.气的运行障碍
D.元气耗损不足
E.气的生成障碍
1.气脱属于( )
2.气闭属于( )
标准答案: B,B
110、 A.元气耗损,脏腑功能衰退
B.气机不畅,脏腑功能障碍
C.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逆上
D.气虚无力升举,脏腑位置下垂
E.气的出入异常,或闭阻,或外散
1.气闭或气脱的病机,主要是指( )
2.气陷病机,主要是指( )
标准答案: E,D
111、 A.血液不足濡养功能减退
B.血液循行迟缓或不畅或停滞
C.血分有热,血行加速或迫血妄行
D.气血失和,不荣经脉
E.血随气逆,咯血或呕血
1.血热是指( )
2.血瘀是指( )
标准答案: C,B
112、 A.血液不足濡养功能减退
B.血液循行迟缓或不畅或停滞
C.血分有热,血行加速或迫血妄行
D.气血失和,不荣经脉
E.血随气逆,咯血或呕血
1.血虚是指( )
2.血瘀是指( )
标准答案: A,C
113、 A.疼痛固定不移
B.疲乏无力,头晕眼花
C.头胀头痛
D.胸胁胀满疼痛
E.面色无华,疲乏无力,便血,皮下出血
1.气滞可见( )
2.气不摄血可见( )
标准答案: C,E
114、 A.眩晕欲仆
B.目睛上吊
C.手足蠕动
D.手足拘挛不伸
E.皮肤瘙痒
1.肝阳化风可见( )
2.阴虚风动可见( )
标准答案: A,C
115、 A.眩晕欲仆
B.目睛上吊
C.手足蠕动
D.手足拘挛不伸
E.皮肤瘙痒
1.血虚生风可见( )
2.热极生风可见( )
标准答案: D,B
